朝鮮開戰機會 中韓學者看法迥異
內地《環球時報》昨日舉辦2018年會,邀請多名國際關係專家判斷朝鮮半島未來走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目前是多年來半島爆發戰爭「可能性最大」時期;中將王洪光更稱目前到明年3月底前「隨時可能爆發」;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系教授康埈榮卻表示,韓國會忌憚於多年的發展成就不會主動開戰,因此半島軍事衝突可能性不高。
時殷弘指出,受朝鮮核導技術進步鼓舞,朝鮮政權希望在擁核道路上作最後一博。而且受到美國及盟國接連軍事演習威脅,朝鮮認為「只爭朝夕」掌握核導彈才能有效懾敵。
華:隨時開戰 韓:機會不高
他稱半島現在戰爭可能性較過去任何時候為大,但戰爭對周邊國家是空前災難,朝美對此都仍有顧慮。康埈榮則稱,韓國在戰後努力發展到今天,不想再發生民族悲劇,雖然目前情况看,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比以前大,但整體而言,真正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
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認為朝鮮擁核是為自保而不是對外宣戰,國際社會以追求棄核為目的的會談是在浪費時間,「朝鮮已經進行了6次核實驗,如果是美國或中國進行6次核實驗後還會放棄核武器嗎?我們不要侮辱自己的智商,也不要羞辱人家的智商」。前南京軍區副司令、中將王洪光認為,「戰爭隨時可能開始,可能是明年3月前,也可能就是今夜」,他表示,中國需要在東北地區要有戰爭動員,「但不是開戰性的動員,而是防禦性的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