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教授倡心房顫動篩查防中風
【明報專訊】心房顫動(房顫)患者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蕭頌華指出,房顫篩查有助找出高風險患者,以助他們減低中風風險,已向政府遞交建議, 盼盡快推行。食物及衛生局稱,已收到有關及早識別房顫及針對藥物的建議,已轉交專家審視。
另倡政府資助新款薄血藥
蕭頌華指出,房顫是心律不正的一種,因心跳不規則影響心臟內血液循環,形成血塊,當血塊流至腦血管或造成阻塞,將致缺血性中風。這類病人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5倍,本港每年約3000名中風者與房顫有關。現時房顫患者約有一半處方阿士匹靈,但既不能預防中風,亦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近年有新款薄血藥,可減低房顫患者七成中風風險,但屬自費藥物,建議政府考慮資助。
蕭頌華又建議透過房顫篩查,在正接受診治的高血壓或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中找出房顫患者,在未病發前針對治療,減低中風風險。他表示,今年9月尾與食衛局及醫管局等人員討論,相關人員表現積極,希望盡快落實,避免隨人口老化而令情况惡化。
醫管局稱將研究是否推行
醫管局昨稱將聯同衛生署及專家,就是否推行房顫篩查展開研究,亦需規劃篩查後對病人的跟進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