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亂局推動
油價料半年內彈升75美元水平
【明報專訊】過去3年間,獨立分析員龍淵子一直是油價油股大淡友,兩大原因:第一是美國頁岩油的大衝擊,第二是全球經濟不振﹐需求下降。加上美國政治重心東移﹐油價從3年前高峰的每桶120美元下降到去年初的26美元,血崩後來慢慢反彈到40、50美元區。
今年以來,相對其他金屬原材料價格的飈升,油價表現平平,慢慢上移到55到58美元水平。龍淵子憑政治嗅覺﹐估計在未來大半年內﹐油價或會快速彈升到70至75美元水平,機率應有八成。
他指出﹐中東近來大亂,沙特阿拉伯王室上演「玄武門之變」,小王儲穆罕默德學中國打貪腐,一下子抓了幾百個王子和官員,更詭異的是前任王儲的兒子和親信飛機失事遇難。小王儲顯然力圖玄武門之變,盡快登基﹐他先要幹掉兄弟,再用世仇伊朗轉移內部矛盾﹐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可能在區內打「代理人戰爭」﹐對油價有極大推動作用。
沙特阿拉伯的事情不容易解決,小王儲雖然威武,但無法擺平敵對勢力,小王儲一方不在理,首先,沙特王位素來是兄弟相傳,現任國王的王位就是他哥哥幾年前傳給他的,他不但廢了本來作為王儲的弟弟,改立自己兒子為王儲,現在還幹掉其他人,這肯定無法服眾。再者,現任國王任內,沙特阿拉伯經濟委靡不振,毫無功績。就算現在抓了這麼多人,也是擺平不王族民心,一定會有反撲。
再者,小王儲頗為卑鄙,動手前竟然去以色列面聖,要知道沙特阿拉伯跟以色列有宗教仇恨,兩國沒建交,你現在打壓自己兄弟前去跟敵人握手,阿拉伯人怎會服他?小王儲可能真會向伊朗攤牌展示實力,這肯定是大風波,伊朗怎會讓步?這樣的中東局勢﹐在未來大半年肯定緊張﹐加上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三國因為庫爾德想獨立問題又互有勾結,未來中東無寧日。
需求大幅反彈 目標先看70美元
第三季度以來油價大幅上漲,近期更是漲至接近至每桶60美元,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紀錄。但是﹐比對年初OPEC宣布凍產、美國頁岩油產量﹐還是來不及增長。此時油價大幅上漲,原因除了政治以外,還是在於需求超預期。
其實第三季度以來,不光油價,很多基礎大宗商品價格都在持續上漲,例如液態天然氣價格上漲幅度超過40%、銅價漲幅也達到20%,都非常強勢。展望未來,龍淵子判斷油價中樞逐步提升,尤其是2018、2019年以後隨着資本開支長期下滑帶來的供給收縮,油價有望先恢復到70美元至75美元,再慢慢上到80美元以上。
今年市場對油價上漲最大的擔憂﹐一直是頁岩油,8月美國頁岩油產量達到峰值為906萬桶/天,較年初產量增長65萬桶/天,10月產量滑落至873萬桶/天,較年初產量增長僅為30萬桶/天,其實是低於年初絕大多數機構的預測。
龍淵子指出﹐更為關鍵的是,7月以來的油價反彈,美國鑽機數減少55台,和年初同等油價水平下的大幅擴張截然相反,也側面反映出年初鑽機反彈的投機性很強,並不代表真實的擴產能力,在現有油價下的盈利能力不算很強。對於頁岩油的成本,市場各種聲音一直很多,甚至前期還有報道稱已降至20美元/桶以下。但就所有上市公司財報而言,上半年的成本還是在35美元/桶以上,這還是在2015年全行業巨額減計970億美元、相當於桶油16美元的基礎之上,其會計利潤背後對應的真實成本還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