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角度﹕內地互聯網 監控有理由?

[2017.11.09] 發表
內地一直嚴格執行網絡審查制度,為保障10月18日開幕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舉行,網站百度、微博也分別有網警進駐、招募監督員等措施,以打擊謠言、蒐集違法信息。
內地政府過濾網絡資訊,令網民無法接觸或發表敏感話題。例如在微博輸入「六四」字眼,會顯示出「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六四』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國家主席習近平
內地著名作家李銀河

【明報專訊】面對無遠弗屆的互聯網,內地政府的對策是嚴格審查,過濾網絡資訊,令網民無法在境內以正常的網絡途徑,接觸或發表敏感話題。有人認為內地的網絡審查只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措施,無礙民眾,應該繼續;有人則提出內地的網絡審查已嚴重影響言論自由,亦不符世界主流,應該阻止。到底中國的網絡審查對社會及民眾帶來什麼影響?當中牽涉什麼爭議?

事件背景

內地近年加緊網絡審查,除了採用互聯網過濾系統如中國國家防火牆(Great Firewall of China,又稱「防火長城」)屏蔽部分境外網站、限制民眾使用虛擬私人網絡(VPN)翻牆、删除網上的敏感言論及字詞外,《網絡安全法》(下稱網安法)於2017年6月起正式施行,進一步授權政府監管中國網絡的信息。

不過,網安法在國內外爭議不絕。當中條例如要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必須在中國境內儲存個人信息和重要商業數據,並向安全機構提供「技術支持」,以及通過國家安全審查,就令部分外國企業擔憂構成貿易壁壘;人權組織亦關注有條例授權內地部門要求網絡運營者「立即停止傳輸」用戶發布「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對來自境外的上述信息更可「通知有關機構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斷傳播」(即斷網),收窄內地網絡言論空間。

中國網絡自由度包尾

在嚴格的網絡審查制度下,中國網絡自由一直為人詬病,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16年11月公布「2016年全球網絡自由度」報告,以「上網障礙」、「內容限制」及「侵犯用戶權利」三方面評分(滿分100分,分數愈高自由度愈低),在65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獲88分,網絡自由度最低。

■評論摘錄—支持內地網絡審查

◆網絡管理模式屬「網絡主權」

《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和精神應適用於網絡空間,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不搞網絡霸權,不干涉他國內政。——國家主席習近平

◆抵禦錯誤思潮入侵

西方國家常借「網絡自由」之名輸出意識形態,鼓吹西方文化、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危害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加強網絡法治建設是鞏固國家網絡疆域防線,抵禦各種錯誤思潮入侵的強制保障措施。——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衛良、研究生何秋娟

◆網絡審查非常態

中國的網絡安全審查並非常態性質,不是天天審查,也不是對任何產品和服務都審查,只要不危害國家安全,就毋須擔心。——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長秦安

.解讀

張衛良和何秋娟2016年5月在《紅旗文稿》發文指出,西方國家借助網絡向其他國家推廣價值觀,如主張絕對自由,以及指摘社會主義國家限制自由、干涉人權,令西方意識形態隨網絡滲透廣大網民,部分人因而「逢中必反」,以言論自由為名抹黑內地政府和社會主義制度,在網絡鼓動消極情緒,擾亂人們思想,衝擊中國意識形態安全,故須加強互聯網管理。

用戶傳違禁信息受查 微信:已截百萬謠言

內地三大社交平台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百度貼吧2017年8月被北京市及廣東省網信辦發現未對用戶「傳播暴力恐怖、虛假謠言、淫穢色情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秩序的信息」盡管理義務,違反網安法第47條被立案調查。三平台隨即表示將配合調查,並加強打擊違禁信息,其中微信強調2017年已成功攔截逾100萬篇謠言文章,並刪除其中逾11萬篇。新華社發文稱,針對知名網站平台加強監管,是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

指監管國內網絡屬中國主權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謝永江2016年11月在人民網撰文稱,網絡主權是一國主權在網絡空間的延伸,而在網絡主權下,主權國家有權利監管國境內的網絡建設、營運、維護和使用,以及制定網絡法律和政策、決定境內網絡可否接入國際互聯網、是否可以訪問境外網絡等。他指出,2010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首份《中國互聯網狀况》白皮書,已提出中國境內的互聯網屬於中國主權管轄範圍。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2016年2月於《人民日報》屬下的《人民論壇》撰文表示,傳統看法認為互聯網沒有界限,沒有任何主權觀念,但現實情况是互聯網很多地方都體現了不同國家的價值觀,也受國家利益和國家狀况所制約,故尊重各國的網絡主權應變成互聯網的重要原則。

網安法「保障國家安全」

中國網信網引述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回應稱,設立網安法是要確保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信息系統和設施的安全,相關規定只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而非所有網絡運營商,亦只限於個人資訊和對國家而言重要的數據。

網安法授權政府可以斷網,《環球時報》2015年7月的社評指出,這只會在為維護國家安全、不得不採取措施時發生,肯定是極個別的情况,草案亦規定只有國務院才具有下令對具體地區斷網的權力,措施針對的顯然是社會動盪。

■評論摘錄—反對內地網絡審查

◆影響經濟和科研發展

目前在中國境內訪問境外網站的速度有愈加緩慢的趨勢,將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造成極大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關注。——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央第一副主席羅富和

◆壓制言論違網絡原則

中國通過出台《網路安全法》對互聯網實施系統的管控,不僅是壓制公民的網路言論自由權和隱私權,更是對世界互聯網自由、開放的基本原則的挑戰。——《民主中國》專欄作家李金芳

◆審查制度無效

即使中文信息全部封鎖,人們還可以看外文;即使中國網絡全網封鎖,人們還可以翻牆從外網獲得信息……而要讓所有人都不想知道真相,幾乎是任何權力都無法做到的大工程。——內地著名作家李銀河

.解讀

羅富和2017年3月指出,中國網絡審查影響公眾訪問大學和科研機構網站的效率,如在國內訪問聯合國或國外大學的網站,每打開一個網頁至少要10至20秒,有的更要半小時以上。他引用民進中央的調查報告稱,有在華工作的專家學者要利用周末或假期去香港等地訪問境外網站查詢所需研究資料,一些中國研究人員亦要靠「翻牆」到域外去檢索,才可完成科研任務,是不正常的情况。

恐削外企在內地開展業務能力

《紐約時報》2016年4月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3月31日發布的年度《貿易評估報告》,首次將「防火長城」列為貿易壁壘,稱互聯網巨頭Google、facebook和Twitter都被中國阻擋,而無論是阻擋網站本身,還是讓人無法訪問Google的電子郵件服務Gmail,都可能削弱外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能力。

作家:打壓異見言論 威脅世界網絡自由

李金芳2016年11月撰文指出,當局動輒以「傳播虛假信息」和「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壓制網民的言論自由,不少異見人士更因在網上轉發或發表敏感言論遭傳喚及拘留。李認為,網安法不止為當局壓制網絡言論空間制訂法律依據,其賦予當局的斷網權力,更可阻擋民眾從互聯網了解真實信息,以及網民自由發言及相互聯絡。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東亞區研究主任Roseann Rife表示,中國政府將網絡審查偽裝成網絡主權和安全,試圖重寫互聯網的規則,令審查變成世界慣例,是徹底攻擊網絡自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該組織另一研究員Patrick Poon指出,中國對互聯網治理的目標「對互聯網開放型的本質構成威脅」。

控制網絡如「把果凍釘牆上」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2015年12月在BBC撰文表示,網絡的基本特徵是無限、開放,以及絕對中心權威的消失,取而代之是多元的紐帶連接點,試圖建立「國家網絡主權」,即是用有限空間的概念去控制開放、無限的虛擬空間,就如「試圖把果凍釘在牆上」。李銀河2017年7月也表示,網絡信息完全封鎖在技術上非常難做到,如把VPN關掉,替代的產品馬上會出來,故不應把資源花在這種無用功上。

[通通識 第479期]

更多教育
肉骨茶 不是茶?
【明報專訊】運動過後,筋疲力盡時,你會喝什麼補充體力呢?馬來西亞有一種著名的藥材湯,名為「肉骨茶」,相傳是從前為了由中國飄洋過海來到當地工作... 詳情
一map美食:一碗肉骨茶 融和大馬多元文化
【明報專訊】馬來西亞的名菜多不勝數,既有馬來佳餚、中式美食,又有印度料理,甚至有混合菜式,反映當地的多元種族文化,肉骨茶可說是其中非常著名的... 詳情
新聞焦點:塞車大急救
【明報專訊】■情景題 1. 在早上8時多的交通繁忙時段,你要離家上學,並需要乘車到學校。你會選擇以下哪種交通方式?(圖一) 2.... 詳情
【明報專訊】1. 新加坡 2. B、D 3. D 4. A、B 5. B [常識天下 第99期] 詳情
新聞有常識:一字千金
【明報專訊】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22年到日本東京演講時,用德文將「恬靜簡樸的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