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內地肥胖少年比例首超港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0月於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發表研究,顯示全球肥胖(obesity)兒童及青少年人數在過去40年增加10倍,2016年有近1.24億人,其中中國內地少年及兒童肥胖比例升幅最顯著,男童肥胖比例更首次超越香港,達15.4%。研究估計,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到2022年全球兒童和青少年肥胖人數將超過中度或重度體重不足人數。
港童肥胖率超星日韓印
研究涵蓋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分析近1.3億5歲以上人口的身高及體重,包括3150萬名5至19歲青少年及兒童(下簡稱兒童),是史上最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發現東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等許多中等收入國家,從數十年前的兒童過輕問題變成肥胖問題,其中中國內地情況最明顯,2016年有15.4%男童及7.1%女童肥胖,而台灣男女童分別為15.4%和6.7%,香港男女童則分別為14.7%和6.2%,肥胖率均高於鄰近的韓國、日本、新加坡和印度等地。
2025年相關醫療開支逾9萬億
團隊警告,現今社會廣泛供應平價致肥食物是兒童肥胖比例上升的主因,而肥胖兒童有較高可能在成年後繼續肥胖,患嚴重疾病的風險亦較高,或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稱,全球治療與肥胖相關病症的開支,到2025年將達每年1.2萬億美元(約9.36萬億港元)。
——綜合《明報》、世衛組織新聞稿報道
■知識增益
「孩子胖點好」 農村胖童增
山東省預防疾病控制中心2016年4月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研究,指中國農村兒童攝入含高糖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愈來愈多,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研究於1985至2014年間調查山東省近3萬名7至18歲農村兒童,發現男童出現肥胖問題的比例,由1985年的0.03%升至2014年的17.2%,女童則由0.12%升至9.1%,趨勢令人憂慮。
普遍缺營養知識 多油多肉愛零食
新華社2016年7月的調查報道指出,農村兒童肥胖的原因之一,是農民的飲食習慣隨收入水平提高而改變,如傾向進食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食物,熱量高的糕點和含糖飲料更是不少農村孩子的主要零食。報道引述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公益部部長劉璐指出,農村人民普遍缺乏營養知識,部分人覺得多吃油、多吃肉就有營養;調查報道亦指大部分農村兒童不知道什麼食物含豐富蛋白質,寧願用雞蛋換零食,亦有家長投孩子所好,孩子不喜歡就放棄培養他們吃蔬果的習慣。
另外,「孩子胖點好」的農村傳統觀念亦是農村兒童肥胖的原因。報道追訪河南農村一名體重達44公斤的8歲男童,照顧他起居飲食的奶奶說,男童「胃口好,吃得多,煮包方便麵,還要打上3個雞蛋才能吃飽」,更曾自豪地向鄰居炫耀男童的大食量,可見不少農村老人認為孩子肥胖是好事。此外,亦有報道指農村家庭「重男輕女」現象仍十分嚴重,許多家長把「好吃」的食物給男孩吃,而「好吃」食物大多是欠營養的高熱量「垃圾食物」,因此內地農村男孩肥胖的比率比女孩高很多。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刺血針》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的研究報告,試描述中國兒童及青少年的肥胖情況。
參考答案:
整體兒童肥胖比例高
.2016年有15.4%男童及7.1%女童肥胖
.比香港、新加坡及日本高,男女童肥胖率更比日本高出約2倍及3倍
.和人口數量較接近的印度相比,男女童肥胖比例分別高出約5倍及3倍
農村兒童肥胖比例急升
.農村男童肥胖比例由1985年的0.03%升至2014年17.2%,大增逾570倍
.農村女童則由0.12%升至9.1%,升約75倍
.2014年農村男童肥胖比例比女孩高約1倍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可如何改善中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問題?
解題
.宜先指出中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問題上的持份者,包括政府、家長、學校等
.再提出這些持份者各自可推行的改善措施
參考答案
政府
.立法:根據資料,社會廣泛供應平價致肥食物是兒童肥胖比例上升的主因,故政府可立法,禁止供應過量致肥食物予兒童及青少年,如禁止致肥及營養價值低的食物成為學校午餐,甚至傚法香港,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制訂政策方向及工作計劃,減低市民的鹽和糖攝入量,以及食物中的鹽和糖含量
.推廣健康作息及飲食: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足夠運動量有助減低肥胖問題,政府可透過電視廣告、公眾講座、小冊子等推廣健康生活
家長
.注意子女飲食:兒童及青少年的飲食主要由家長負責,故家長應注意子女飲食習慣,如避免烹調時加入過量油和糖;出外用餐亦要謹慎選擇,避免經常帶子女到快餐店或只提供致肥食物的食肆;家長亦可控制子女吃零食的習慣,避免購買過多零食如巧克力、汽水
.定期體檢:家長可定期帶子女做身體檢查,瞭解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是否達標,一旦發現子女超重,可及早向醫生或營養師求助
學校
.增加體育課時數: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花大量時間在學校上課,校方可適當地增加體育課的時數,保障他們有足夠的運動量
.建立運動文化:現時大多學校的學習重點放在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容易忽略運動的重要。學校可舉辦更多體育活動,如陸運會、競技比賽、馬拉松等,在校園建立運動文化,培養學生做運動的習慣
顧問老師:古俊彥老師
[通通識 第4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