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內地交流團合約 和富、教聯佔半 中標後同交會長公司承辦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大幅增加資助學生到內地交流的名額,本報翻查資料,發現近5年教育局以招標方式批出4.21億元託辦內地交流團的合約,人大前代表李宗德擔任會長的「和富社會企業」獲當中1.52億元合約(約佔三成半,見圖),是眾多機構中最多;其次是獲8177萬元合約(約佔兩成)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至於與中聯辦有生意聯繫、陳一奇為股東的亞洲旅行社,以及國企香港中旅社,也分別獲4423萬元和925萬元合約。教育局稱根據規例採購服務,當中並無任何利益衝突。
明報記者 鄧力行
過去5年獲資助到內地交流的中小學生人數連年增加,由2012/13年度的2.02萬,大增至2016/17年度的5.79萬(截至今年3月)。
首8月批1.66億合約 歷年最多
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綱領》提到,預計2017/18學年起每年提供10萬個內地交流名額,讓學生在小學及中學階段最少各獲一次內地交流機會。今年教育局截至8月已批出逾1.66億元內地交流團合約,是歷年最多(見表)。
葉建源:應更多機構承辦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內地交流團是「相當大的生意」,現時在觀感上,獲批出合約集中在建制的機構,認為應有更多不同機構承辦。他又認為交流團數量太多,每次都需要教師帶隊,成為教師的額外負擔,近來已聽到教師「怨聲載道」。教協並沒承接內地交流團項目。
事實上,多間多次中標的機構都與中港兩地政府有一定聯繫。和富社企會長李宗德是人大前代表,曾擔任林鄭月娥競選辦資深顧問,現任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主席。教聯會時任副主席兼公司董事蔡若蓮,是現任教育局副局長;該會榮譽顧問是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
中標亞旅社 股東與中聯辦有聯繫
亞洲旅行社股東陳一奇與中聯辦全資擁有的廣東新文化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持有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新文化事業(香港)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中旅社是國資委屬下國有企業。
資料顯示,和富社企和教聯會投得教育局的內地交流團項目後,都會交由其會長持股的公司承辦。和富社企的交流團交予「中華青年交流中心」承辦,該公司99%股份由李宗德持有。教聯會的交流團則由其會長黃均瑜持有該公司25.5%股份的「教聯會旅遊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教局:無任何利益衝突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局方一向根據政府《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以公平、公開和清楚明確的程序採購服務,並接納完全符合招標文件的條件及規格且索價最低的投標,當中並無任何利益衝突。發言人稱,投標者須持有相關牌照,並須擁有舉辦或推行香港學生內地交流學習團的經驗。
和富會長指因機構經驗豐富
和富社企會長李宗德回應查詢稱,和富投標成功率達兩成至三成,「與其他大機構比應該是最多」,相信是由於和富經驗豐富,予人信心,成本也合理。他強調在教育局提供資助前,和富已經辦內地交流團,認為認識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是好事,「因為我們是國家的一部分」。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回應稱,不知道教聯會多次中標的原因,客觀上教聯會舉辦交流活動有經驗。他強調「完全不認為有任何利益衝突」;蔡若蓮現時已不是教聯會副主席,教育局也要按機制和程序辦事,很多教育團體都會找教育局長做榮譽顧問,對會務沒有任何實質影響。他早前曾向本報稱,教聯會去年曾中標協辦國防教育體驗營,惟今年投標則落空。
本報致電亞洲旅行社查詢,職員林先生回應稱,教育局的招標在行內競爭激烈,該社很多時只投得「細標」。被問到股東陳一奇與中聯辦的關係,他說如果教育局是要批給陳,「公司這幾年應該中很多標才對」,但事實上近年每况愈下,認為教育局的主要考慮因素應是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