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李旻果的女兒林妲和宛妲。(新華社)
放大
 
林妲和宛妲在雨林中騎大象玩耍。(新華社)
放大
 
李旻果栽種地湧金蓮。
放大
 
馬悠被稱為「雨林再造之父」,是德國著名生態學家,1997年來到雲南西雙版納,投入熱帶雨林再造工作。
放大
 
兩夫妻親手設計建造了居住的家園——湄公山莊。那是一座傣族風格的家。最初這裏一棵樹也沒有,後來經過夫妻的培育才長成了雨林。
放大
 

其他新聞
包道格籲小英 恢復大陸互動
土石流沖入富野飯店 台階變瀑布
台灣旅行團湖北遭遇土石流 傳3死2傷
抗議政治插手教育 教團:課綱審議無效
台灣440萬適婚青年單身 專家:理性選擇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中德夫妻 重建西雙版納雨林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裏,雨林守護者李旻果和丈夫馬悠的愛情故事,就藏在雨林的最深處,他們守護440萬平方公尺的雨林,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成為他們愛情最好的見證。

雨林一夕燒毀 李旻果完成夫遺願

馬悠被稱為「雨林再造之父」,是德國著名生態學家,1997年來到雲南西雙版納,投入熱帶雨林再造工作。李旻果則是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原本是記者,2000年兩人結婚後,李旻果放棄了工作,景洪市的瀾滄江邊的「湄公山莊」就是他們的家。47歲的馬悠就和30歲的李旻果展開了新的人生。

無盡的花朵勝過財富

當時的西雙版納正掀起一股強大的「橡膠熱」,人們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大肆砍伐原始樹木,40萬公頃的熱帶雨林被成片種植的橡膠樹覆蓋,橡膠樹變成了「搖錢樹」,卻嚴重的破壞大自然。

夫妻倆看著一天天被毀的雨林甚是心痛,於是買下15畝橡膠地,只留幾棵作為歷史印記,然後在空地上江邊種刺葵、榕樹、棕櫚樹……及夫妻倆最愛的蘭花。

每天清晨,馬悠到雨林裏找尋凋落的蘭花帶回實驗室栽培,復活後經過2年,再讓它們重新回到樹上。

「他是科學家,更是藝術家,用藝術的形式做雨林保護的科學工作。」在李旻果眼裏,先生用獨一無二的方式,講述著自己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深情的馬悠和老婆說「我不能給你無盡的財富,但我可以給你無盡的花朵。」

愛與汗水澆灌10餘年

在雨林裏,馬悠釀造蜜酒,為妻子製作可食用的面膜,就連做乳酪的凝固劑都從雨林植物中獲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夫妻倆用10餘年愛與汗水的澆灌,讓這個由數百種植物組成的家呈現出生物多樣性風貌。

2001年、2003年,他們的女兒林妲、宛妲相繼出生。李旻果說「我們想給孩子一個雨林花園,哪怕懷著她們的時候,我也沒停止栽樹種花草。」夫妻倆將這裏稱為「地球人的家」,他們汲取著雨林的養分,也不斷孕育對雨林的夢想,所有的種子都藏著生命。

看著女兒們怡然自得的模樣,馬悠打心眼裏感到開心。2007年,他賣掉在德國的房產和保險,向村民租來了6666畝地(約440萬平方公尺),成立了中國首個民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雖然遭遇很多質疑與誤解,但他們仍堅持著心中的夢想。

 
 
今日相關新聞
中德夫妻 重建西雙版納雨林
雨林一夕燒毀 李旻果完成夫遺願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