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光料一年內提延長產假方案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會研究改善產假,並把侍產假增至5天。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表示,國際組織建議的產假為14星期,有信心可於一年內提出延長產假的具體方案,政府可參考新加坡的做法,由政府出資補貼差異。有商界初步估計,延長產假涉及每月額外開支逾4億元,促請政府交代數據,亦要考慮中小企的人力短缺等問題。
參考新加坡 政府補貼差額
施政報告提出,會在兼顧在職婦女的需要及企業負擔能力的前提下,開展有關改善產假的討論,初步建議把男士侍產假由3天增加至5天。根據《僱傭條例》,合資格的懷孕僱員可獲10星期有薪產假;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產假是14個星期,內地產假亦接近這個水平,香港沒理由低於此水平。
對於增加產假涉及的額外開支,羅致光表示,大部分國家以勞工保險處理開支,新加坡則由政府補貼差異,香港沒有類似性質的保險,可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加上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已表示政府可能會協助,相信研究不會拖太久,有信心一年內提出具體方案,但改動涉及立法和行政工作,樂觀估計最快3年內完成全部程序。
稱侍產假增至5日 商界影響有限
羅致光續指出,增加侍產假日數對商界的影響相對有限,估計僱主額外開支約8000萬元,商界認為可以接受,只是擔心「做完一樣就有兩樣三樣」。
商界促交代數據 憂難補人手
根據立法會文件,2015年約有3萬名在職女性在港產子。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勞顧會商界委員郭振華粗略估算,以平均月薪1.5萬元計算,商界每年因為增加4星期產假的額外支出約4.5億元,促請政府交代具體的數字。
郭振華表示,即使政府願意承擔額外開支,亦要考慮中小企人手問題,若內部未能即時補充人手,便要因為產假延長而招聘臨時員工,擔心難以填補短暫空缺。
羅﹕安老輸入外勞是遲早問題
另外,羅致光重申安老行業輸入外勞「是遲早的問題」,由於安老行業空缺日趨嚴重,空缺率由兩年前約12%,增至近期的18%,政府已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向資助機構增加資源,以增加照顧員薪酬等;若增薪後仍無法吸引足夠人手入行,就必須認真考慮輸入外勞問題,包括着手研究培訓,以及外勞留宿等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