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增壓力測試害大於利 買家受壓勢推遲樓市復蘇
【明報專訊】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e)昨天發表報告向聯邦財務機構監管辦公室(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OSFI)發炮﹐認為OSFI建議的「壓力測試」對財政健全的房屋買家並沒有必要﹐而且害處大於好處﹐加拿大房屋買家將為此付出代價。
有資深地產從事員同意菲沙研究所的看法﹐並指多倫多樓市正在向下調整﹐一旦落實OSFI的建議﹐只會對大市落井下石﹐可能推後復蘇時間。況且﹐能付出兩成或以上首期付款的買家入市前應已深思熟慮﹐犯不着政府的「壓力測試」。所謂「壓力測試」﹐是要迫使能夠支付兩成或以上首期付款﹐不需要按揭保險的買家﹐在加添2厘按揭利率的壓力下測試買家的還款能力。
壓力測試5大負面影響
右翼智囊組織菲沙研究所剛發表一份名為《未投保按揭規定﹕從公司治理到法令》的報告﹐報告作者Neil Mohindra指出﹐OSFI建議的「壓力測試」料將帶來5方面的負面影響。
第一﹐潛在房屋買家取得按揭受到更大限制﹐尤其是在較高價的市場。
其次﹐「壓力測試」或會迫使買家放棄心儀房屋﹐轉買次選房屋。
第三﹐房屋買家可能向較不受監管的金融公司借款﹐這些公司由私人投資者融資﹐通常收取較高利息。
第四﹐買家或傾向選擇較短期的浮動利率借貸﹐與較長期固定利率按揭相比﹐更易受利率變動的影響。
最後﹐加國按揭行業可能更缺乏競爭力﹐因為部分專攻特定市場(例如自僱人士)的金融機構開展業務能力受限。
Mohindra還指出﹐現時加國住宅按揭欠款率(rate of residential mortgage arrears)與2002年差不多沒有改變﹐並沒有超越0.45%。住宅按揭欠款率是借款者拖欠應付供款逾90天的比率。Mohindra續稱﹐OSFI將於未來兩周內敲定有關「壓力測試」的建議﹐究竟OSFI會否參考他的意見而作出相應修訂﹐他無法知道。
安省華人地產專業協會副會長吳樹聲表示﹐菲沙研究所炮轟OSFI有理﹐尤其在多倫多正處調整時期。渥京一旦落實OSFI的建議﹐只會對樓市落井下石。他稱﹐安省政府蓄勢提高最低時薪及推行稅務改革﹐已使投資者對本地經濟有所顧慮﹐若「壓力測試」推出﹐樓市勢將受到更大壓力﹐可能推延復蘇時間。Re/Max運亨地產經紀關榮光表示﹐能付出兩成或以上首期付款的買家應有一定財政實力﹐並已經過深思熟慮才出手﹐怎需要政府進行「壓力測試」﹖況且﹐他經常告訴客戶﹐在評估還款能力時﹐不要計得太盡﹐而客戶都很明白個中道理。
OSFI提出「壓力測試」的理據是﹐恐怕加國家庭負債率已很高﹐若果利率持續上升﹐將加重房屋供款者負擔﹐不單可能拖累樓市﹐還會給加國經濟造成下行風險。
Sherwood Mortgage Group按揭經紀郭澤文(Maurice Kwok)表示﹐一旦「壓力測試」落實執行﹐被大型銀行拒諸門外的借貸者﹐將找按揭經紀尋求其他較小型金融機構的貸款﹐而這些小型金融機構將乘機收取較高利率﹐變相增加房屋買家的負擔。
他同意菲沙研究所所說﹐OSFI應該履行監管金融機構的職責﹐並不是充當打手﹐制訂冷卻樓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