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癌童今行醫 「治病亦盼治人心」

[2017.08.07] 發表
36歲威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盧靄珊,11歲確診惡性纖維肉瘤,患病經歷令她立志行醫。(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醫生除了醫病,亦想醫治人的心」。36歲的盧靄珊是醫生,但與病人感同身受,因為她11歲時,頭骨附近組織有癌細胞,確診罕見的惡性纖維肉瘤,需切除部分頭骨,再放回人造頭骨,並接受化療,留院時醫護細心照顧病童,令她立志行醫。惜她高考失手未如願,故先入讀中文大學新聞系,翌年憑優異成績轉讀中大醫學院,如今是威爾斯親王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需裝人造頭骨 獲醫護細心照顧

盧靄珊昨日與另外4名抗癌鬥士,獲團體頒發「傑出小戰士」榮譽。

盧靄珊(Angeline)憶述,11歲時媽媽替她洗頭時,發現其頭部後方腫起,當時沒任何病徵,求醫後確診惡性纖維肉瘤,8個月內切除部分頭骨,再放回人造頭骨,並接受化療,其間經常出入醫院,化療後發燒、口腔潰爛,有次要注射化療藥物,但打了五六針仍找不到血管,一度痛哭。

抗癌之路不易走,當時僅11歲的她沒有放棄,留院期間獲醫護細心照顧,燃起她當醫生夢想,立志行醫,「醫生和護士,除了醫病,亦會花心機與他們聊天……令我好感動,令我覺得他們真的很關心每個病童的需要」。

高考失手 努力轉系圓夢

盧靄珊會考獲7優1良佳績,惜高考失手,未達醫學院門檻,頓覺晴天霹靂。她先入讀中大新聞系,那年盡量在大學刊物採訪醫療新聞,成為「最佳記者」,加上用功讀書GPA(成績)高過3.5分(最高4分),翌年轉系入讀醫學院圓夢。據她了解,那年近百人申請轉讀醫學院,只有她成功。

如今她已康復,盼透過自己患病的經歷,設身處地了解病人及家屬的需要,「醫生除了醫病,亦想醫治人的心」。她感激父母照顧,亦寄語病人「不要放棄、珍惜生命」。

兩患癌室內設計師樂觀抗逆

另一名「傑出小戰士」、37歲的黃可欣,9歲時確診第四期橫紋肌肉瘤,即大腿有如「芒果」大小的腫瘤,癌細胞更已擴散至肺部,需切除右肺;20多歲時再傳來噩耗,確診乳癌,再接受化療。她坦言小學患病前活潑好動,跑步曾獲全級第二,確診後晴天霹靂,化療後不斷嘔吐無法進食,需「吊鹽水」,一度不開心而「收埋自己」,更需停學,幸同房病童多次逗她聊天及下棋,打開她心扉。

兒時及成年先後患癌,黃可欣積極面對,更完成港大建築學學位,現為室內設計師。她說現時肺功能較差,未必可走多層樓梯或行山,其餘可如常生活,更勉勵他人樂觀面對逆境。她感激母親多年照顧,笑言「是媽媽勇敢」。

生命小戰士協會昨舉行第3屆「傑出小戰士選舉」頒發禮,5名兒時曾患癌症的「小戰士」獲獎,其他得獎者包括13歲患腦瘤的關兆賢、患有骨肉瘤的何偉航、曾獲傑出運動員的周宏基(見圖)。

更多港聞
指港鬱悶不想回家  兩青年寧內地流浪
【明報專訊】香港富商陳志健在內地流落街頭近11年,幸得內地義工組織「讓愛回家」發現,專門幫助無家可歸的「讓愛回家」,創辦人張世偉稱,在內地茫... 詳情
學聯收回社運資源中心 掀逼遷爭議 佔用單位多年團體批沒諮詢 明言抵抗
【明報專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佔領運動後爆發退聯潮,其間有人提出學聯持有的「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又稱自治八樓)的管理問題,至今未解...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楊潤雄出席電台節目時再度表示有需要推行國民教育,但形式可再討論;而《基本法》教育要繼續做,教育局會不時檢討。楊潤雄又稱普... 詳情
【明報專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一項調查訪問劏房、天台屋及牀位等租客,八成受訪者沒有適切租務關係,包括無簽署租約、無在租約上打釐印、無列明續租期...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