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失利 專家被挖角肇禍?

[2017.07.08] 發表

7月2日,中國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宣告失敗,這是繼6月19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失利後,半月內的第二次火箭發射失利。而由於此前長五已被官方明確要承擔8項包括探月、載人及火星探測器等關鍵發射任務,這或者意味着日程滿滿的中國太空計劃受到影響。

作為中國最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五」被賦予了中國「追趕美俄」的里程碑式意義,承擔了太多期待。

關於其失敗,官方仍未公布調查結果。外界普遍認為其技術還沒完全成熟,不過坊間另外一些說法也應重視。

7月3日,一篇署名為伍輝,名為〈中國航天 請你淡出大家的視線〉的文章在內地傳播,伍輝是央視軍事頻道報道太空探索近20年的記者,文中認為長五發射失敗是必然的,去年底首次發射時「火箭差點兒不能正常入軌,是靠地面測控人員的努力,才保證了任務的完成」。伍輝直斥現時航天系統愈演愈烈的好大喜功、注重名利之風,而對於問題沒有足夠反思。文中還透露「一批專家因為載人航天工程而被大家認識,然後很快地被地方通訊公司高薪挖角。」

中國的航天技術並非沒有經歷過低谷。在記者本人的記憶中,90年代央視直播一次火箭發射時,因點火故障,有專家在指揮室中焦急高喊「關機」,因為不終止發射不僅意味着失敗,更有可能造成星箭俱損甚至波及發射場。但自90年代中期後始,中國的太空發射鮮有失敗,這歸功此後建立的完善規章制度。

去年記者參加神舟十一號返回地球的記者會,官方提供的新聞稿曾將「準確降落在預定區域」改為「順利降落至着陸場」,或許還保留着科學家一絲該有的嚴謹吧。

明報記者 鄭海龍

更多中國要聞
【明報專訊】河南、湖北、河北三地檢察機關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前副主任委員王珉,河南省委前常委、政法委前書記吳天君,國家開發銀行前... 詳情
簽名紀念七七事變
昨日是「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日,近2000名社會各界人士在長春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宣誓、簽名,並向抗日英雄譜獻花,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 詳情
【明報專訊】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內地各省衛視在「迎接十九大」及「慶祝建軍90周年」的重要宣傳期內,不得播出古裝劇、偶像劇等娛樂性較強的電視... 詳情
「中國夢」短片 戲院全要播
內地所有電影院被要求從7月1日起,於所有影片最開始前播放一條《光榮與夢想——我們的中國夢》短片。該短片於6月25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 詳情
抗日劇新視角 英雄從男變女
今年是「七七事變」80周年,兩岸不約而同播出以抗日巾幗英雄為主角的影視作品,包括許鞍華導演以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拯救知識分子的方姑為主角的電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