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二生自殺「相對高危」 14%曾想自殺 中學各級最高

[2017.07.08] 發表
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及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

【明報專訊】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兩項分別歷時5年及6年的追蹤研究,了解新高中制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及學業適應問題。研究顯示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隨年級上升而下降,另有逾一成參與研究的學生曾有自殺傾向,而中二生是「相對高危」的群組,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體逾一成曾有自殺傾向

兩項研究由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及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的團隊負責。研究一是對首批新高中學生,由2006年起作為期5年的追蹤,首階段共7975人參與;研究二則由2009年起追蹤當時的中一生直至中六,首階段共3328名學生參與。

研究顯示兩批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均呈逐年下降趨勢。在「無望感」方面,研究一顯示學生於中一期間呈上升趨勢,之後逐漸下降;研究二則發現中學生的無望感由中一至中五有波動但呈上升趨勢,到中六才有所下降。

石丹理估計學生無望感上升與社會有關,他認為現今年輕人向上流動機會較過去少,加上樓價高企,或會加重學生的無望感,「年輕人理應愈活愈有希望,問題值得社會反思」。

分析﹕校方較關照新生

研究二發現超過一成學生曾有自殺念頭,以中二生情况最顯著。當中近一成半中二學生曾有自殺意念,逾半成曾有自殺計劃,近半成曾有自殺行為。

石丹理形容「中二生是相對高危的群組」,他分析指不少中學會分配較多人手關顧中一新生的發展,當學生升上中二時,得到校方的照顧相對減少,朋輩上或出現杯葛情况,易令中二生不適應,導致心理質素降低,因而有自殺念頭。整體而言,中學6年期間學生的自殺傾向有減少的趨勢。

新學制被指欠成長教育

研究二又顯示,逾九成參與研究的高中生認為生活技巧的知識非常重要,惟近四成半高中生認為學校提供的相關課程不足。

石丹理說,數據反映現時課程缺乏個人成長方面的教育,欠缺「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元素,成為新高中課程的「隱憂」。石建議政府增撥資源,讓學校聘請更多社工、實行小班教學,甚至小班照顧措施等,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對於新高中課程的評價,近七成及近八成半中六生分別認為,初中及高中課程過分強調考試成績;有逾四成及逾六成中六生分別表示初中和高中課程為其帶來很大挫敗感。另外,逾六成中六生認為初中和高中課程均能加強其面對逆境的能力,以及處理情緒的能力。

石丹理指去年已完成數據分析,希望趁新政府上台提出意見,以減學生無望感,助其健康成長。石認同特首林鄭月娥增加50億元教育經常開支,盼資源用得其所,「若不做生活技巧教育就對學生沒有用」,建議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質素。

更多港聞
3歲女捲車底  拖行200米亡
【明報專訊】油麻地發生奪命車禍。3歲多女童昨晚隨家人逛街時,遭駛經七人車撞倒捲入車底拖行約200米,司機始知撞人停車,沿途遺下斷斷續續的血路... 詳情
【明報專訊】柯伍陳律師事務所早前入稟區院,就律師姚永清「跳槽」而控告他作失實陳述及失職,索償80萬元,案件昨開審。原告質疑,姚以返回加拿大照... 詳情
楊利偉啟發 英基IB狀元讀航空工程
【明報專訊】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周三放榜,全球218名考獲45分滿分的狀元,香港佔了33名。有就讀國際學校的男狀元計劃修讀法律,盼以... 詳情
元朗破1300萬毒品 拘3無業漢
【明報專訊】警方前日在元朗區兩處地點破獲毒品案,檢獲約13公斤可卡因等毒品,約值1300萬元,拘捕3人帶署。 被捕3人同報稱無業,其中... 詳情
指違約私下接工作  經理人控文青女神
【明報專訊】「文青女神」袁澧林(Angela)日前遭經理人公司入稟高等法院控告違約,她被指未得經理人同意下私自接洽工作,經理人公司要求她交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