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銀行金管局設通報機制
【明報專訊】曾跟進同類個案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指出,銀行的把關對防範這類盜用身分的案件非常重要,出事後才處理「將會非常麻煩」,建議金管局與銀行建立互相通報機制處理有關個案。
指不露面借貸增 有受害者兩年始證清白
他表示,近年很多貸款或財務交易毋須申請人露面辦理,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他曾跟進一個案,事主被盜用身分到銀行借貸,其後需花約一至兩年才能證明事主並非借款人。他認為銀行做好事前防範,較事後跟進更重要。
他說,現時金管局並無向銀行發指引,要求銀行協助調查涉客戶資料被盜的可疑交易,銀行只會按客戶要求或通知才處理個案。他建議,金管局與銀行研究建立機制,如接獲市民通知指遺失個人資料,銀行可留意相關戶口有否涉及可疑交易或開戶紀錄。
林卓廷提醒市民,如不幸遺失身分證明文件,應即時向警方報失及要求銀行留意有否可疑交易,最好仍是小心保管個人財物及重要資料,避免資料被盜用造成損失。
警方指出,一般而言,如接獲報案指遺失身分證、護照、提款卡或信用卡,因涉及個人資料,會建議報案人立刻通知相關部門及發卡機構。警方亦與銀行及信用卡業界保持緊密聯繫,交流情報,務求迅速偵破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