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中史初中必修 政綱早列明
【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受訪時談及中國歷史科,其實她早在選舉政綱中已列明「讓中史獨立成科及成為初中必修科目」。課程發展議會亦已建議學校須於初中教授中史,加上早前更新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要求學校如並非中史獨立成科,需把混合教授中史的科目以中史為學習主軸,並提供「類似獨立教授中史科的單元」,料中學將需把中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
現時超過八成中學均有於初中設獨立中史科,其餘則採取中史和歷史連結,或採用綜合課程模式教授。
校長:非華語生較多者 宜給彈性
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贊成做法,認為把中史列為獨立必修科能助學生建立「作為中國人的感覺,有條根」,且在日後走訪中國名勝古蹟或在外國知名博物館看到中國文物時,「也會知道當時發生什麼事」。若成為初中獨立科目,需於一周內教兩節完整課節,麥耀光認為可讓教師選擇詳略部分,令課堂更配合校情和學生需要。不過,鑑於有部分中學取錄較多非華語生,他認為該給予彈性,無需要求該些學校把中史列為初中必修科。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方耀輝亦贊成把中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能加強中史課的教學效能,亦能讓課程變得多元化,但他建議,要讓沒把中史獨立成科的逾一成中學順利及舒適過渡,包括課程設計和聘請中史教師,局方宜給予藍圖和明確時間表。
他認為身為香港人要認識中國,「認識自己的家等於認識自己的過去」,但不應亦不需加入任何政治成分,「有人擔心學完中史會唱好中國,但學習後,便會知道當中有腐爛之處,亦有令人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