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透視木乃伊 科學館展出 古埃及永生傳說今揭秘
【明報專訊】古埃及向來予人神秘之感,市民今日起可到科學館揭開其面紗。大英博物館與科學館合辦的「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將展出逾兩百件珍品,包括6具屬1800至3000年前的木乃伊。市民可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立體影像及影片,窺探裹屍布下的秘密,其骨骼、牙齒到護身符等一一現形。科學館館長(展品)陳淑文更指出,掃描揭示有木乃尹動脈粥狀硬化,反映其生前飲食豐富。
本港為大英博物館的古埃及文物巡迴展第二站,將由今日至10月18日在科學館展出逾200件古埃及珍品(詳見表),包括6具屬1800至3000年前的木乃伊、石碑、護身符、棺蓋、衣飾等,亦有3D打印製成的木乃伊護身符。
大英博物館200件珍品
昔日X光掃描木乃伊的像素不夠高,今次展出的一具中年女性木乃伊「內斯達華狄特」曾經一度被誤以為是男兒身,近年大英博物館以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 Scan)分析,始還她清白。除了以此技術推斷木乃伊的性別,亦可估計其死前年齡及身體狀况。
展館設有多個熒幕,展示相關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及立體片段,市民可以清晰見到木乃伊的骨骼、牙齒結構或身上的護身符,從中了解昔日古埃及遺體防腐師處理遺體的手法。今次展出的6具木乃伊,部分遺體已被取走腸胃等內臟,並以樹枝或石頭等物件填補,每具木乃伊的處理方法均不同。
動脈硬化揭飲食豐
科學館館長(展品)陳淑文昨解釋,透過CT Scan技術,可分析木乃伊的骨骼或牙齒生長情况,以及盆骨磨蝕程度,從而推斷其死時年齡。她又說其中一具男木乃伊祭司「艾爾都奴」,不少牙齒已脫落,其根尖周損害導致齒科膿腫,估計生前曾受牙痛折磨;另一具女木乃伊「塔木特」則有動脈粥狀硬化,可能生前患有心臟病,或飲食很豐富致體內脂肪量甚多。
古埃及人尊重死者並寄盼永生,不少展品都能反映當地的殯葬文化,包括安科華希布拉的《死亡之書》紙莎草紙。古埃及人會在他人逝世後,在紙上寫上咒語等符號,以驅走蛇或鱷魚等在死後世界被視為危險的動物,以確保逝者平安,這做法寓意古埃及人對永生的追求。
設VR密室逃脫遊戲
此外,展覽設有密室逃脫遊戲,將場景設定為古墓探險家誤觸碰機關被困,參加者須破解多個關卡才能逃出密室,當中有虛擬實境(VR)等生動方式,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古埃及文化。市民亦可透過不同互動展品,了解古埃及飲食文化或造紙等技術。
陳淑文指出,同時展出6具木乃伊屬非常難得,其中一具幼童木乃伊更是相隔廿年後,才再度出國展出,預計會有25萬人次參觀本港展覽。她強調木乃伊是遺體,提醒市民參觀時應保持尊重,拍照時不可使用閃光燈,免對棺木顏色或木乃伊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