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北京漫天飛絮猶如鵝毛大雪,飄灑在綠樹紅花之間頗具詩意情趣,但對皮膚或呼吸道敏感人群就是一場災難。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正針對產生飛絮的楊樹、柳樹集中的重點區域,採取換樹、疏伐、修剪、化學抑花等方法,整治40萬雌株楊柳飛絮,並要求新種植的楊柳樹全部是雄株。官方消息指,整治工程會在2020年之前完成。
稱免火災 減皮膚敏感
北京種植楊柳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眾所周知,楊柳樹的飛絮是其繁殖本能,而北京市園林部門是人為地干擾生物自然現象,就像是給樹木「避孕」。例如化學抑制方法,是先由工作人員在樹幹上開洞,然後將化學試劑注射到樹幹內部,抑制飛絮產生。官方指出,因為飛絮數量巨大,會引發火災﹑部分人皮膚過敏及呼吸道疾病,或干擾汽車散熱水箱和精密儀器設備測量。
化學「避孕」方法與傳統的疏伐、修剪、嫁接等方法一樣是治標不治本,而和後者相比,化學「避孕」還會造成樹幹潰爛等情况。且每棵樹每年要用幾十元「避孕」,40萬棵樹加起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因此北京市園林部門下一步是建立了綠化工程雌株楊柳樹「禁入制」,園林綠化中規劃設計使用楊柳樹的,都必須使用雄株並需有證明。為作示範,當局已在大興區種植了30萬株雄株毛白楊,近兩年將陸續應用於重點綠化工程。
化學「避孕」易致樹幹潰爛
北京政府治理飛絮,雖然是為民所想,但恐怕還需進行生物、環境影響等諸多方面的論證。至少《紅樓夢》黛玉葬花時所唱《葬花吟》的「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名句,也因為再也看不到此番景象而變得難以理解了。明報記者 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