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智障者因親人離世失去依靠,當中包括26歲的君榮 。君榮的父母7年前離世,親戚不願照顧他,君榮最終入住扶康會的家舍。君榮說,家舍的「家母」十分緊張他們,上月試過頭痛不適,「家母」每隔一兩小時就來替他量體溫,令他有「媽媽」的感覺。 扶康會於20年前起成立「扶康家庭」,以家舍形式,為智障成人提供宿位。家舍安排不同「家母」,輪流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今年60歲、已退休的湯麗芬,5年前開始在家舍中任義工,多年來陪伴家舍的智障者外出活動,已經種下感情,故今年2月決定成為「家母」。 「家母」:院友待我好過我兒子 兒孫滿堂的湯麗芬說,6個孫兒年紀漸長,她可以騰出時間照顧家舍的「小朋友」。當值時負責煮飯的湯麗芬說,入院的智障者都十分欣賞她的手藝,君榮更加是「什麼都說好味道」。君榮表示,雖然他最討厭吃「家母」做的粟米魚柳,但他會照樣讚賞,「為了『家母』立場,都要話好好食」,哄得在旁的湯麗芬哈哈大笑,湯笑言家舍智障者「待我好過我兒子」。 體貼入微 整晚照料不適院友 湯認為,照顧智障者就好像「湊孫」一樣,甚至比「湊孫」更緊張,上月君榮不適,她幾乎整晚沒睡,每隔一兩小時就替他量體溫。君榮就笑說,「家母」太緊張,他只是有點頭痛,不過「家母」的關懷令他感到「好似自己媽媽」、「好似成個家儱P覺」。 扶康會創辦人、神父方叔華說,扶康家庭為智障者提供一個家居環境,令他們有機會與人相處,與家中成員建立長遠友誼關係,又可以學習生活技能。他又說,扶康家庭願意照顧智障者至終老,盼能覓更多地方,建立扶康家庭。 創辦人盼覓更多地方建家舍 扶康會轄下現有3個扶康家庭,合共為23名智障者提供服務。香港賽馬會在2005年起,透過社區資助計劃,以每3年一撥款的形式資助扶康家庭,在未來3年將共提供370萬元,以資助家舍日常運作。馬會另宣布,會擴展社區資助計劃,將撥款1.17億元支援65間非政府機構,預計110萬人會受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