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習特會」合作才剛開始
習特會剛過,前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就朝核、敘利亞問題等交換意見,聯絡之密集反映地區形勢嚴峻,也表明雙方開始循茤w下的合作基調處理問題。後習特會時期,許多棘手問題,對雙方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朝核問題難解 需高度互信
半島緊張局勢近日再升溫,美軍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也不乏聲東擊西之意。在美國看來,破解朝核問題的鑰匙在中國,特朗普屢屢施壓表示,如果中國不出手,美國可能單方面採取行動。實際上,朝核問題存在多重困境:一是時間緊迫,朝鮮逐步接近擁有遠程打擊能力,獲得可信的核威懾也只需3到5年,解決朝核問題的窗口期不長;二是中國能施加的影響力確實有限;三是美國對朝單獨行動亦難實現。
與特朗普的通話中,習近平強調,中方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主張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這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外界對習特會就朝核問題達成某種共識的猜測,中國的表態符合國家利益,也考慮到核時代戰爭的「一損俱損」性。到目前為止,中美就朝核問題達成兩點共識,一是半島無核化,二是雙方保持溝通協調。目標一致,也留下了合作彈性。在中方斡旋下,推動美朝談判,甚至重啟六方會談不無可能。劍拔弩張之時,恰是談判之機。朝核這一難解之結,考驗中美政治智慧,亦需高度互信。
此外,習特會達成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北京國際問題專家分析,中國從美國進口會大幅增加,包括農產品、服務業、高科技等。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返程時過境阿拉斯加,當地擁有豐富的礦產、石油、天然氣資源。消息人士判斷,今後中美能源合作會實現突破。可見,百日計劃符合習近平「做大蛋糕」思路,但要解決貿易巨額不平衡和中美經濟結構性問題,則不可能一蹴而就。
今年還有兩次會面
習特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建立中美全面對話機制,包括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以及社會和人文對話,這四大機制脫胎於奧巴馬時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但更為聚焦、務實,級別有望提高至副總理級,對愈來愈多元、複雜的中美關係也具有「減震器」作用。今年,兩國領導人最少還有兩次會面,綿密的溝通、機制的保障,或是新時期中美合作的好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