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博弈 京城變「驚城」
過去的一周,是京城樓價與政府部門博弈的「驚城」一周。北京市有關部門接連處罰53家地產經紀,因涉嫌在「3·17」樓市新政實施后,發布虛假樓盤信息、異地經營、違規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而被「釘牌」,今後不得再從事地產經紀業務。至此,北京用雷霆手段,搗狺F樓價非理性上漲的部分「鼓吹」渠道,取得階段性勝利。
3月29日上午,住建部在北京召開整頓規範地產開發銷售經紀行為電視電話會議,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賤雲代表北京市介紹經驗和成果,稱截至3月28日,「已有9個在售項目停止網簽」( 未有初步簽約,即沒成交),住建部在會議上說,北京的調控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對市場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冒頭就打」。實際上,北京樓價上漲絕非幾間地產經紀能擔得起所有責任。在京所有擁有房產的人都客觀地、直接或間接成為了樓價上漲的推手,即使是本分的「自住客」,也無非希望物業不要「蝕底」的前提下,將居所愈換愈大。
近年都有部分上市公司投資樓市,為了年終業績「做數」出售物業;前幾年,北京一個樓盤因為發展商想要減價,被現有業主上門示威。其實,樓價綁架每一個人,成為業主的人(或公司)則自己成為自己的綁架者,在這個觀念已成全民共識的情況下,對於北京這樣的城市而言,樓價下降已幾無空間。
如果真的想要「上車」,北京昌平一帶有不少「小產權」樓盤出售,通常是所有業主的名寫在同一張樓契上,每人只有部分的業權,130平方米的單位僅售100萬元人民幣,即平均呎價僅700多元。不過這在很多人心目中,可能不算真的「上車」,只能算是「扳車邊」了。明報記者 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