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後入學民 立志當記者
【明報專訊】王樂行不平則鳴的性格,萌芽於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的行動,當年讀中一的他雖然沒參與,卻感到學生可為社會做點事。至2014年雨傘運動,當時年僅15歲的他參與《明報》校園記者計劃,多次自發到佔領區觀察和拍攝,向《明報》校記版投稿並曾獲得兩個獎項。雨傘運動的經歷促使他後來加入學民思潮,參與街站等工作。未來他希望考入大學新聞相關學科,成為記者揭露社會上的不公。
投入學民工作 中文不及格留級
2014年9月,王樂行在金鐘龍和道拍攝佔領者架起鐵馬與警方對峙的情G,向明報校記計劃投稿並奪獎;同年11月他自發到旺角佔領區拍攝時,一度被警員帶走,被帶回警署後自行離去。當時「明報校園記者計劃」主辦方表示,不會安排同學前往可能出現混亂或影響人身安全的地方實習採訪。佔領運動後樂行加入學民思潮,至2015年政改表決時正值他中四考試,當時他全情投入學民思潮的工作,最後中文不及格而留級。
發聲因看見他人自我犧牲改變社會
問到他願意發聲的原因,王樂行說是因為他看到很多人「為改變社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他舉例指去年旺角衝突中有3人暴動罪成被判監3年,認為他們是嘗試「以生命改變社會」。樂行當日有到旺角「篤魚蛋」,但他知道有警員開槍時,感到情G已經失控,「好多人(示威者)未必知自己正在爭取什麼」便以性命相搏,於是選擇離開。樂行說他不完全否定暴力,但認為必須要有明確的抗爭目標。
現在讀中五的樂行明年便要應考文憑試,他說自己成績最好的是通識科,全級約200人排40多名;最差的是中文科和數學科,約排140名。他期望可在文憑試考獲20分以上,考入傳理系或創意媒體學科,未來從事媒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