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北京兩會,香港傳媒都會在港區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下榻的酒店等候,蜂擁追訪平日在港難得一見人士。有些代表對鏡頭避而遠之,但有些人卻十分健談,可以滔滔不絕講上十幾分鐘,在旁不少舉着「咪牌」的記者舉到手軟,暗自叫苦。
不過這幾天,酒店大堂卻多出一個「奇怪裝置」。原來行家們發揮創意,集體湊錢,在網上淘寶了兩個樂譜架,自製「咪兜」。不要小看這個100元都不用的便宜玩意,高度還能調節,功能強大,方便來來去去的代表隨時回答問題,記者也省了不少力氣,真是高招。
其實兩會採訪是一場要鬥智鬥勇的比賽,除了考腦力,亦考應對力。今年本報多位上京同事遲遲沒有獲發採訪證,工作處處受阻,最關鍵的港區政協委員下榻的貴賓樓也一度未能進入。不過記者昨再次登門,發現出入口多出一個訪客登記處,只要找政協委員「擔保」,沒有大會證件的記者也可出入自如,簡直是驚喜消息。
保安政策朝令夕改難適從
不過有證件的同事亦分享自身經歷,指即使持證,也曾被以「港澳小組不開放」而拒絕進入,但到另一個入口又能進入。其實安保政策天天變,即使同一幢樓的不同出入口政策也不同,記者經常無所適從,不知道何時才能有改善的一天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