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翁陳一丹創全球最大教育獎

[2017.01.19] 發表
現年45歲的陳一丹,1998年成立騰訊之後,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2013年,他轉做騰訊的終身榮譽顧問,專注於教育慈善事業。

【明報專訊】中國的科技富翁陳一丹創建了全球獎金最豐厚的教育獎。「一丹獎」將每年向兩個有可能改變全球教育的研究項目提供近800萬美元的獎勵。提名將於3月底結束,獲獎者將於9 月宣布。據悉,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的聯合創始人陳一丹(圖)想利用這個獎項來擴大創新型教育研究項目,並將其在全世界複製。

高校、政府和智庫對該獎項有積極的回應,世界排名領先的高校:如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已經提交了幾個提名。但獲勝者可能不一定是教育界家喻戶曉的名字。 即使一個地方性的項目也可以拿下該獎,只要證明它是有效的。

陳一丹說:「只要一個想法在其他地區可以複製,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獎。」

現年45歲的陳一丹,1998年成立騰訊之後,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2013年,他轉做騰訊的終身榮譽顧問,專注於教育、慈善事業。

他對教育的興趣來自他的家人。 祖母是文盲,但堅持認為一丹的父親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

陳一丹在深圳大學讀完應用化學後,在南京大學念經濟法碩士。高考備考時的「巨大壓力」也對他的教育哲學有所影響。此後,他設立了私立大學武漢學院。該校的重點是「全人發展」,而不是填鴨式教學和單純應試。該學院旨在培養有才華的學生加入中國的技術產業。

騰訊的管理人員幫忙設計了該學院的課程、招生和授課,從而使其畢業生有僱主所要求的技能。但是,陳一丹很失望,這所學院只培養了有限的學生。 因此,他認為設立一個全球性教育獎將是改善數百萬年輕人教育的最佳方式。

陳一丹在歐洲巡迴演講,向大學、政府、非政府組織和智庫介紹該獎項,他說他已經被提名申請淹沒了。

他希望獎項能夠引起大學和政府對未來教育趨勢的關注。陳一丹說:「我們發現,無論人們來自富裕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東方人還是西方人,他們都有相似的顧慮。」他們關心是否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享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某些國家的學生是否面對太多的考試。

獲獎者將由獨立的教育專家委員會選定,該委員會由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松浦晃一郎(Koichiro Matsuura)領銜。他們正在尋找創新和可持續的提名項目,以改革現有的教育結構和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教育挑戰。

對於如何改善全球教育,陳一丹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用中文發表演講,但偶爾也用英語單詞做強調。他說想找方法來充分利用退休教師的專業知識。他說:「他們是寶貴的資源,我們需要更好地利用他們。」他認為,收集學生的「大數據」可以幫助改善學生的教育水平。

陳一丹認為:「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找到定製的方法來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不出所料,作為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他認為技術將改變教育。

經合組織(OECD)的教育主管施雷徹(Andreas Schleicher)對「一丹獎」將鼓勵教育創新表示歡迎。他說:「當我們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時,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會被認可,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高度工業化和合規性的教育組織,通常意味着即使有好想法,也不會擴展和擴散。」

更多中國新聞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兩句話是古人形容官場出出入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內地官場,高官退休也有歸故里的,但要看故里是何方,... 詳情
「刷臉」入車站 科技改變春運
【明報專訊】每年春運都會出現國人「大遷徙」的場面,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科技含量大增,不僅部分火車站利用「人面識別」入站,部分車站還配備機械人... 詳情
【明報專訊】針對馬來西亞、澳洲、中國大陸聯合宣布中止馬航MH370失蹤班機搜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避答這一問題,除要發問媒體「向主管...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多省市連日霧霾污染爆表之際,中國氣象局被揭悄悄下達內部文件,要求各省市縣氣象部門「立即停止霾預報預警工作」。事件曝光後引發輿... 詳情
【明報專訊】一家中國企業一年要繳多少項費用?財政部給出了答案。在這些費用中,有些的名字聽上去非常奇怪:訂刊費、水表檢定費、流量計檢定費、溫度...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