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屹立於威靈頓街120號的3層高唐樓,前身為80年老店永和號雜貨,2007年被納入市建局重建範圍,永和號最終於2009年結業,唐樓丟空至今。市建局表示,由於建築物已殘破至難以復修,活化時只會保留外牆。然而有建築文物保護師研究後推斷,該幢唐樓至今有近137年歷史,是本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唐樓,促請市建局全幢保留。 市建局指殘破至難以復修 市建局回覆本報表示,威靈頓街120號的樓宇未被列為歷史建築物,規劃大綱亦無要求保育。然而該局在2007年擬備項目藍圖時,已提出保育其外立面,以保留嘉咸街露天市集街道的氛圍及地區特色。市建局曾委託結構工程師評估建築物的結構狀G,顯示建築物的整體狀G殘破及缺乏維修,多處有白蟻蛀蝕,影響內部木造的結構,內部各層因此亦須依靠金屬支架暫時郎哄C市建局表示會根據核准的總綱發展藍圖,保育建築物的外牆,亦會密切留意古諮會的意見。 建築文物保護師徐聖傑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發現在1840至70年間,威靈頓街120號地段已有3幢建築物,更曾多次易手,連卡佛兩名創辦人亦曾為業主。然而1878年平安夜中環大火,該區過百幢建築物被焚牷A其後該地段重建成4幢房屋。徐翻查文獻,發現一張1894年鼠疫爆發期間,衛生督導員巡視嘉咸街時的照片,攝下威靈頓街120號重建後的面貌,其外牆特徵及樓高與現時唐樓琣X,加上建築物以青磚砌成,採用「背靠側」無後巷結構,此類建材及格局均分別在1889年及1903年公眾衛生及建築物條例生效後被禁。 專家倡古諮會評級價值 徐聖傑推斷,威靈頓街120號至今有近137年歷史,亦是本港僅存的第一代唐樓。他質疑市建局並無詳細研究該建築的歷史,以結構殘破為由,只保留外牆亦不合理,「即使蟻蛀或有破損亦可換木,並非真的難以修復」。他認為拆牆式保育將令建築價值大打折扣,呼籲市建局全幢原址保留。他早前亦已去信發展局及古諮會,促為威靈頓街120號評級,並制訂完善保育方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