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多環節難以溯源監管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向榮做過研究,孔雀石綠的重要致癌物是其在進入生物機體後,通過生物轉化,形成脂溶性代謝產物隱性孔雀石綠,其毒性遠超孔雀石綠。「科學研究已證實這類化合物分子進入人體後,能破壞DNA從而引起細胞癌變。」徐向榮等人在《熱帶海洋學報》上發表的「水產品中殘留孔雀石綠研究進展」中表示。 不僅如此,研究還已證實,無色的孔雀石綠還能誘發甲狀腺細胞腫瘤的生成。
「氾濫的原因還是孔雀石綠價格低廉,同時治療效果顯著。」周卓誠說,在養殖環節,孔雀石綠的主要使用方法是潑灑,平均成本極低,每立方米水僅需成本0.7元。
範守霖等專家則認為,國家對孔雀石綠的銷售和購買並沒有限制,僅有的魚樣抽查監管模式並不能堵住所有的「漏網之魚」。涉及養殖、運輸、售賣多個環節,即使抽查到了下遊的魚販或貿易企業,也難以完成問題水產品的溯源監管,孔雀石綠的真正禁用難以實現。
對於孔雀石綠,周卓誠表示並不是沒有替代品。上海海洋大學曾公開一種專門替代孔雀石綠的藥品,名為「美婷」,其成本與孔雀石綠相當。
但周卓誠表示,這個藥品並沒推廣開來。
今年8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食藥監總局聯合制定《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對於孔雀石綠等具有抗生素功能的禁用化合物,要建立實名購買和流向登記制度,實施嚴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