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有煒:嫦娥奔月
【明報專訊】易經共有三部,《周易》顧名思義是周代之易,商代之易名為《歸藏》、夏代之易名為《連山》,如今只有《周易》完整。而傳世及出土的《歸藏》殘文,都記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片段。
■后羿與嫦娥
十日是天帝之子,每朝輪流升空,照耀大地。有天他們覺得乏味,結伴出遊,導致大地烤焦、民不聊生,妖怪橫行。於是神射手后羿消滅群妖,更射殺了九日。天帝因愛子慘死而大怒,將后羿、嫦娥夫妻從天上貶到人間。后羿深感對不起嫦娥,於是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藥,選個吉日再與愛妻分食。誰知嫦娥私下吞食雙份,飛昇後怕諸神嘲笑自己背棄丈夫,只好寄身於月宮。
《歸藏》記載,嫦娥飛昇後想奔月又有所疑慮,於是請有黃來占卜,結果為吉,繇辭(繇音由,卜辭)曰︰
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
毋驚毋恐。後且大昌。
歸妹為六十四卦之一,這裏借指已婚的嫦娥。西行,暗指奔月。晦芒,昏暗之義。全繇意為︰嫦娥獨自一人,翩翩然西行奔月。遇上夜色昏暗,不必驚恐,以後的日子會昌盛興隆。
■奔月之後
正如李商隱詩所言︰「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在月宮並不快樂。《歸藏》更說︰「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原來傳說中的蟾蜍,乃是嫦娥所化︰因其不忠,遂由至美之人變為至醜之物,而搗藥則是讓她記住受罰的原因。
如此說來,〈奔月繇〉豈非並不靈驗?殊不知古人相信易經占卜,存好心則靈,懷歹念則否。而竊藥之舉,所存何心?不過奔月的意象實在太美,後世因而為竊藥行為編出許多苦衷,蟾蜍演變為玉兔,嫦娥也廣受崇拜。從這個角度看來,也未嘗不是「大昌」!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餘暇從事散文、新舊體詩歌之創作,及外文詩歌與歌詞之翻譯。出版《從荷馬到但丁》、《神話傳說筆記》等著作
文:陳煒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