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Data解密:替代能源救地球?
放眼世界:在葡萄牙過中秋
DSE信箱:記者入職要求和傳理課程特色
磁浮車 學STEM精神
STEM X 校園﹕學問問題 解決疑難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綠色透視:守護鯨魚 倡全球四成海域設保護區

【明報專訊】廣東話有句諺語叫「欺山莫欺水」,指海洋看似平靜,卻危機四伏,一不小心,就易遭遇危險。不過今天在海洋裏遭遇致命危機的往往不是人類,而是各種海洋生物,包括身形龐大而美麗的鯨魚。

商業捕鯨 威脅鯨魚性命

鯨魚位於海洋食物鏈頂層,對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極為重要。不過,近年鯨魚飽受各式各樣的威脅。上世紀的大規模商業捕鯨活動,令接近300萬條大型鯨魚被捕殺,自1975年起,綠色和平的行動船就開始攔截商業捕鯨船。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於1982年正式禁止商業捕鯨。不過,即使國際捕鯨委員會禁止商業捕鯨,但每年一到捕鯨季節,日本、挪威、冰島等地仍有「科學」為名、商業為實捕鯨,繼續威脅鯨魚性命。猶幸經過多年保育,鯨魚族群的數量已慢慢回復,但現時13種大型鯨魚中,仍然有6種屬於「瀕危」或「易危」,包括藍鯨和長鬚鯨等,鯨魚族群的生態仍未脫離險境。

部分國家反對設立

為了保護鯨魚以及海洋,綠色和平一直倡議於全球40%海域成立海洋保護區,而南大西洋正是鯨魚的重要棲息地,自1998年起,巴西已致力爭取成立南大西洋鯨魚保護區,可惜的是,由於受到冰島、日本等國家的阻撓,一直未能在國際捕鯨委員會上達到75%贊成門檻而獲通過。更遺憾的是於剛過去的2016年10月IWC會議中,即使我們收集了全球100萬人聯署為鯨魚發聲,最終動議仍以38票贊成、24票反對、2票棄權而未能獲得通過。值得留意的是,大部分投反對票的IWC成員國,都在南大西洋千里之外,相反支持的成員國卻正正是南大西洋周邊國家,例如巴西、智利等。

過度捕魚 30萬鯨魚喪命

雖然失望,但我們並不會氣餒。事實上,氣候變化、海洋污染、鑽油、破壞性捕魚等同樣影響鯨魚的生態。單是過度捕魚,估計每年至少有30萬條鯨魚無辜喪命。要守護鯨魚,不能只靠禁止捕鯨,而是需要全方位守護海洋生態。因此綠色和平提倡成立海洋保護區,除為了保護鯨魚,更是守護整體的海洋生態。

各國近年亦開始行動,商討海洋保護方案,如2016年聯合國成員正式磋商制訂具法律約束力「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讓海洋生物可盡早脫離過度捕魚等威脅。2016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亦宣佈於太平洋近夏威夷群島一帶海域,成立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面積逾150萬平方公里,禁止工業化捕魚及採礦。

避免食瀕危物種

除了繼續關注國際上的討論,生活於香港的我們,亦可以透過避免進食瀕危物種、選吃環保海鮮、避免使用會污染海洋生態的微塑膠產品等,守護珍貴而脆弱的海洋。

文:綠色和平

 
 
今日相關新聞
綠色透視:守護鯨魚 倡全球四成海域設保護區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