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東未能成功狙擊大股東
噹噹網低價私有化獲通過
【明報專訊】噹噹網(代號DANG)的私有化行動,雖遇到有股東委託美國律師事務所提出反對,表示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價格偏低及不合理,且強調會對達成私有化協議的行動展開調查,但噹噹網上周在特別股東大會上,獲得絕大多數出席股東表決同意私有化建議,反映個別股東未能成功狙擊大股東被指「不合理」的行動。
噹噹網表示,上周舉行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出席的股東中,有97.7%股東同意私有化,故噹噹網及買家會盡快完成私有化行動,令噹噹網成為一間私人公司,預託證券亦會在完成私有化後隨即除牌。
噹噹網於今年5月31日與母公司──噹噹控股有限公司,及噹噹合併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訂一項最終合併協議,噹噹控股以每股1.34美元(每股預託證券6.7美元)現金,收購噹噹網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交易完成後,噹噹網主席俞渝、行政總裁李國慶、高級副總裁姚丹騫、副總裁陳立均及另一副總裁關敏將擁有噹噹網,其中、李國慶及俞渝將合共持有噹噹網的逾九成權益。
較去年提出的私有化價格低14.1%
個別股東聘用律師事務所提出反對私有化的原因,是收購價偏低;根據噹噹網去年7月獲得由管理層組成的財團所提出的每股預託證券7.8美元收購價計算,最新私有化價格僅為每股6.7美元,相差14.1%;較噹噹網於2010年到紐約上市的招股價每股預託證券16美元,低58.13%。
提出私有化的財團強調中國電子商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令噹噹網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流失,加上全球金融市場表現欠佳,令噹噹網股價向下,從而降低私有化價格,另中國經濟表現欠佳,人民幣受壓,美元上升令成本大增。
雖然私有化價格被指偏低,但仍獲得絕大多數股東同意;有分析員表示,這與美國資本市場容許雙重投票權的制度有關,因在美國的制度下,俞渝及李國慶雖持有噹噹網的35.9%股權,但投票權高達83.5%,小股東難以作出否決。
美國律師事務所Sadis & Goldberg代表噹噹網的個別股東提出反對,表示噹噹網違反信託義務。
有投資者表示,由於噹噹網以偏低價格私有化,將吸引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子商貿集團覬覦,或可以較低價格收購噹噹網。
噹噹網於過去數年的業績表現持續欠佳,2013至2015年度持續錄得收入下跌,其中,2015年度收入僅93.1億元人民幣,是3個年度以來最差;但在之前3個年度的收入表現則一直理想,2012年度收入上升43.5%,2013年度收入升21.8%,2014年度收入增加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