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杭州G20峰會,力推對世界經濟復甦、秩序重構的「中國方案」,包括經濟增長、打破貿易保護、發展中國家要更多發聲等等。不過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美國、歐盟等在峰會上挑起去產能、外資准入等議題。
「西方無力再扛自由貿易大旗」
新華社報道,重新激活貿易和投資、以創新帶動經濟發展,是中國和G20峰會的責任,「中國是世界現行自由貿易體制的維持者和改進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西方過去一直扛着『自由貿易』的大旗,現在沒有能力再扛下去。」而中國會在G20峰會上將「一帶一路」與歐盟提出的「歐洲基礎設施聯通計劃」、南非提出的「跨國鐵路走廊計劃」等相結合,首次將基建互聯互通引入G20成果,包括推動多邊開發銀行共同支持基建投資等。
不過在貿易保護問題上,中國與歐美各國互相指摘,預計防止貿易保護主義亦會寫入G20公報中。中國將自己描述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受害者,不過路透社報道,美國和歐洲經濟體近幾個月來不滿聲音愈演愈烈,批評中國過剩產能抑制了國際市場價格,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仍高,而在中國企業收購國際大品牌的交易中,西方官員和企業認為中國買家是受保護市場上由政府控制的受益者。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說,按照對內直接投資來看,G20成員國裏中國是最封閉的,不過又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對外投資國。
貿易保護主義問題將成焦點
「作為一個重要的全球合作論壇,G20的使命不僅是要溝通各國之間的經濟金融政策,防止金融危機重演,也肩負推動可持續的國際經濟發展和實現國際發展公正性的責任」,鄭永年說。此次杭州峰會將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峰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亦對新華社說,中國「使G20峰會的包容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