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大媽也防「愛國群眾」
上月中,南海仲裁出爐後,北京各居民委員會按照上級指示,派出一批大爺、大媽「站崗」,坐在馬路邊嚴密監視「反常情况」,防止可能出現的示威遊行。不知是防範得當還是工作到家,當多個城市有民眾在麥當勞、肯德基餐廳前非理性抗議的時候,北京一直風平浪靜。
多城抗議仲裁 京風平浪靜
說到北京的反恐群眾組織,最著名的當然是西城大媽、朝陽群眾、海淀網友和豐台勸導隊,他們的前身是來自上世紀80年代被戲稱為「小腳偵緝隊」的居委會大媽。猶記得當時一名前輩自香港到京探望朋友,向街邊乘涼聊天的兩名大媽問路。大媽們馬上結束原本熱火朝天的談話,由一人頗為熱情地帶路。不想這名前輩前腳剛進朋友家門,大媽後腳就帶着民警尋上門來。每每說到此處,前輩都會感嘆,大媽們緊繃「階級鬥爭的弦」,將自己當成特務。這件事雖屬烏龍,但「大媽」們有時也能立功。6月北京一垃圾桶被發現一枚疑似爆炸物,5名市民向公安機關報告,警方稱讚他們「為警方處置贏得了時間、確保了首都的安全穩定」,並發放了現金2.3萬元人民幣獎勵。隨《反恐法》正式實施,除北京等城市外,深圳等地也先後組建了隸屬於公安的反恐小隊,這意味着有關方面在迅速擴展專業隊伍。但在行事隱秘、攻擊無差別、方法超限制的恐怖主義面前,專業執法隊伍畢竟在明處,仍然不能滿足需要,而上述四大群眾組織更有用武之地。
中國公安大學反恐怖學院副教授謝曉專也指出,雖然反恐法將「群眾路線」作為基本原則寫入總則,依靠、動員村委會、居委會、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開展反恐工作,但部分地區意識不強、缺乏經驗、及策略不當,仍成為主要障礙。
明報記者 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