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團結香港基金主席、前特首董建華昨日公開表示,回歸以來歷任特首都難以實施行政主導,令政府出現「期望有所為而不能為」的處境。他提出從數方面着手,包括政府要有作為,又明言政府與建制派要更努力合作,製造緊密伙伴關係,讓建制派更多參與施政,建制派則不單要考慮自己選民的利益;政府與反對派亦可在經濟民生議題上,以理性、妥協手段解決分歧,認為應加強與反對意見者溝通。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於另一場合指出,回歸19年以來,管治愈來愈困難有目共睹,她不想歸咎是哪方面的責任,認為整個社會都要共同反思,如何能讓香港有更好管治,為市民多做實事。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能否達到行政主導,特首有最大責任,她認同要修改選舉條例中特首不能屬於任何政黨的限制,令特首可與政黨合作。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說,該黨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是監察政府,亦會積極提出建議,支持對香港有益的政策。
特首不領導政黨致內耗
董建華昨於團結香港基金午餐致辭時指出,歷任特首都難以實施回歸前的行政主導,因特首不領導任何政黨,而立法會議員都是民選產生;議員代表不同利益,會與特區政府爭持不下,故難做到行政主導,甚至造成嚴重內耗。他認為要解決這現象,有數個問題需着手,包括政府要有作為,指政府團隊要有適度有為的管治方向,直言依賴市場決定一切的思想,不足以應付現時問題。
籲建制派多考慮整體利益
董建華認為,政府與建制派需更努力合作,製造緊密的伙伴關係,讓建制派更多參與施政、議政,又呼籲建制派不單要考慮自己選民的利益,亦要更多考慮香港整體利益。至於反對派,他形容民主社會存有反對意見是正常不過,但反對派必須有建設性、合理性,認為在民生、經濟議題上,可通過理性、妥協手段解決分歧,又說政府要加強與反對派溝通。
董建華批評,極少數人以本土為名,推動港獨,為禍香港,港人不會接受。董指港人要團結,立法會減少拉布、內耗,各方共同努力,使管治重回正軌,回復有效施政。
劉兆佳:特首建制派利益不同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做不到行政主導,在於特首在立法會沒多數及穩定的支持,與建制派屬兩個「政治命運共同體」,利益不同;若特首願與建制派分享權利共同執政,亦可達執政黨效果,但建制派內矛盾多,與政府在經濟民生的問題有分歧,故有難度。他認為建制派不要計較一時間的選票、政治得失。
梁家傑:只說不做沒用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或許董的說法是希望配合中央和特首梁振英「吹和風」,但認為若只是停留在言論的層次,而未有實際行動配合,「再多找人出來說要溝通,都是沒有用」。他批評董建議政府與建制派要製造緊密的伙伴關係是「堅離地」,認為目前無法實行行政主導的癥結,是在於政府用人唯親。
(董建華致辭全文刊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