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gs You Don’t Know about Sunscreen
防曬這回事,已是美容界的老生常談,愛美之士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在奮力對抗紫外線,但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觀念,怎知自己的防曬習慣是否正確?立即請教專家,讓你更了解防曬鮮為人知的知識,解開一直搞不清的迷思。
撰文‧Giselle Yeung
攝影‧Jeff Ha
「防曬產品會因抹拭皮膚或流汗而流失,因此適當補塗很重要。建議大家在外出前十五分鐘或半小時前應用,並約兩至三小時補塗一次。」
防曬基本功
過量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單會令皮膚老化,出現色斑、皺紋,更可能令皮膚產生病變,增加患上皮膚癌的風險。以下十個問題,也許你平常不會仔細留意,但它們不單影響你的外表,也在威脅你的健康。
Q01:市面上是否有純物理防曬?它的SPF值最高是多少?
A:「市面上有100%純物理性的防曬產品,由於歐盟、美國、日本及台灣等法律規範,最高只能標示到50或50+;如果是中國製的商品最高就只能標示到30+。」台灣化妝品科學專家林志青先生如是說。
Q02:化學防曬一般比較敏感?
A:這是一般人也比較關注的問題,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曾有研究指出某些防曬成分如二苯甲酮-3(oxybenzone或benzophenone-3)、對氨基苯甲酸(PABA)或某些含維他命A或其相類似的物質,都有可能令皮膚過敏。不過,其實化學性防曬成分都是經過相關機構審視及研究才准許使用,大家不需過分擔心。若以往曾用過某些防曬產品而過敏,可做貼布測試(patch test)找出致敏成分,從而避免使用。針對敏感性皮膚如濕疹患者,建議可選用一些基本的防曬產品,如無香料、無氣味、無刺激皮膚物質(例如酒精),又或選用物理性防曬成分較多的產品。
Q03:孕婦一般適合使用化學防曬嗎?
A:適合,因為化學防曬劑必須要通過完整的毒理學評估後才能上市。林志青先生表示,當中與孕婦有關的測試包括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致畸試驗、慢性毒性或致癌性結合試驗等,只要其中一項無法通過,防曬產品都無法上市,因此孕婦一般都適合使用化學防曬。
Q04: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產品?
A:巿面上的防曬產品類別眾多,包括噴霧、泡沫、乳液、粉狀防曬等,當中的分別,大都只在於使用上的感官差異,選擇時最重要因應個人皮膚特質(如膚色、皮膚敏感度)、外出時間、活動形式及陽光強度而定。Lancome的Brand Communications Manager Joxis#Ng提醒大家,看產品說明時,不僅看SPF值的高低,還要看PA值或其他有關防護UVA的標誌。若是日常使用的話,SPF 15或以上及PA+或以上已足夠;若長時間在戶外、高地、沙灘或到外地旅行,便可能需要使用SPF 30以上及PA值更高的產品。購買時,不妨先在皮膚上試用,感受其質地究竟屬清爽或油膩,以及有否過敏等。
Q05:小孩也要防曬?
A:幼兒皮膚特別幼嫩,容易受外在物質影響,陳厚毅醫生指出,美國FDA建議小於6個月的兒童應逗留在有遮陰地方並穿上衣物,避免直接曬太陽;6個月以上的兒童有需要時可在外露的皮膚如後頸、耳朵、雙手及內側、腿部及腳面等塗上適當的防曬產品,以免兒童遭曬傷,並從小給兒童灌輸防曬意識。至於小孩是否一定要用兒童專用的防曬產品?陳醫生補充道,美國的消費者機構分別檢視了當地兒童和成人用防曬產品的有效成分,發現兩者均是採用FDA准許使用的成分,而FDA並沒有將防曬成分界定為兒童或成人使用,因此家長毋須特別選購兒童專用的產品。不過,無可否認兒童專用防曬產品會含較少刺激皮膚的物質,家長當然可按需要自由選擇。
Q06:有人擔心時常搽防曬產品會令身體減少吸收維他命D,導致八骨質疏鬆或其他健康問題,究竟是否屬實?
A:陳厚毅醫生表示,搽防曬產品主要是減少皮膚受紫外線的影響,只要有均衡飲食,例如進食雞蛋、三文魚,或添加了維他命D的牛奶或橙汁等,身體也可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若有需要,可向醫生諮詢意見後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Q07:一般人使用防曬的謬誤是什麼?如何才是正確?
A:香港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出,不少人都認為SPF及PA值愈高愈好,其實這是錯誤的。數值愈高,只是防護時間較長而已,並不代表保護效果愈好。如某防曬產品標示SPF 15,表示膚色中等人士在使用該產品前約需10分鐘就曬紅了,但使用後則隔150分鐘後才曬紅。此外,坊間亦有傳珍珠粉有防曬效果,這亦是錯誤的。科學實驗證實,物理性防曬劑只有二氧化鈦及氧化鋅有防曬作用,珍珠粉在科學儀器下,並無發現有防曬作用。而且不少人也誤會不同產品中的防曬度數會逐層加上,其實防曬劑的使用並不是數學加法。即使用上不同防曬度數的產品,亦只會以最高的那個度數為主。Clinique的Education Manager Chery Ng更提醒大家,不少人也認為膚色較深的人不需要使用防曬,其實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較深的膚色的確是比較強壯,但亦會受到UV破壞而出現不同的皮膚問題,如變黑及老化,因此同樣需要使用防曬產品,防禦紫外線侵襲。
Q08:身體和面部防曬的分別?
A:「在功效及防護力上並無大分別,但身體與面部的膚質不同,面部防曬一般較輕盈,令皮膚零負擔同時達至更佳護膚效果,因此市面才會出現不同質感的防曬產品。」Joxis如是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身體和面部防曬,每次塗抹的分量都不能少:全身塗抹約需35毫升,面部則需用約5毫升(即約一個兩元大小的分量),或分兩次塗搽,確保所用的分量足夠。研究顯示,大多數人用的分量並不足夠,以致不能充分達致防曬產品應有的效果。
Q09:有不適合塗防曬的時候嗎?
A:「當皮膚有破損或受傷時,一星期內都不適合使用任何護膚品及防曬品。這是由於護膚品與防曬品都不是完全無菌,而且這些物質都有可能對受損皮膚產生敏感情況。我建議大家此時可使用衣帽及傘子來防曬,待皮膚復原後才再選用合適的防曬產品。」楊明霞醫師說道。
Q10:防曬新趨勢?
A:楊醫師續說,目前並沒有新的防曬成分,幾年前曾有口服型防曬劑,但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針對近年大熱的韓國氣墊型BB霜而言,防曬效果只屬基本性質,不是重點,反之當中清爽透氣的質感、塑造自然膚色才是賣點,因此大家亦不能太依賴這些妝品中的防曬成分。
Sunscreen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For Sensitive Skin
對於容易過敏、易長暗瘡的肌膚而言,傳統防曬乳中含有的化學光線過濾物質,或會刺激肌膚。選擇礦物及非化學性防曬液,性質較溫和,有助減少敏感情況發生。
Kiehl's Super Fluid UV Mineral Defense SPF50+ $43
tarte Tarteguard 30 Sunscreen Lotion Broad Spectrum SPF 30 $38
BareMinerals Prep Step Broad Spectrum SPF 50 Mineral Shield Daily Prep Lotion $39
Against Air Pollution
當空氣污染物與紫外線UVA接觸,便會加速肌膚氧化高達三倍。對抗紫外線同時,也要抵抗都市污染侵害,防止肌膚老化。
Estée Lauder DayWear UV Base Advanced Anti-Oxidant & UV Defense SPF 50 $48
Dior One Essential City Defense SPF 50 $74 Chanel UV Essentiel SPF30 / PA+++ $475
Lancome BIENFAIT MULTI-VITAL SPF 30 High Potency Daily Moisturizing Lotion $61.50
For Outdoor Activities
進行戶外活動,要經常補塗防曬,不妨選用一些設計方便的防曬棒或防曬粉,方便攜帶又容易使用。
Shiseido Ultimate Sun Protection Lotion Broad Spectrum SPF 50+ WetForce for Sensitive Skin & Children $53
Juice Beauty SPF 30 Sport Sunscreen $20
Clinique Broad Spectrum SPF 50 Sunscreen Face Cream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