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 答題指引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香港及全球貧窮情况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全球化、現代中國、公共衛生
˙顧問教師﹕東涌天主教學校通識科主任 關展祺老師
◆學習知識
知識
1. 認識香港的貧窮人口發展趨勢
2. 現時香港政府推行了哪些扶貧政策及措施
3. 了解不同扶貧措施背後的爭議點
4. 掌握全球貧富差距的發展趨勢
技能
1. 透過數據分析技巧,評估香港政府在扶貧工作上的成效
2. 比較不同持份者對政府應如何修訂扶貧政策的觀點
3. 運用多角度思考,分析哪些因素有可能會阻礙扶貧措施的成效
態度及價值觀
1. 關心社會,重視香港弱勢社群的生活需要
2. 尊重不同持份者對政府如何修訂扶貧政策的觀點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你得出什麼結論?
‧簡述香港整體貧窮人數按年計算變化不大。
‧指出香港政府推行的恆常現金政策,有助降低貧窮人士的數量。
‧透過數據整理,說明為貧窮人士推行恆常現金政策和非現金支援能較有效協助他們脫貧。
‧同學在組織答案時需善用所提供的數據資料建構答案,並配合簡單的解說。
2. 參考上述資料,分析改善工作待遇並鼓勵就業如何能降低香港的貧窮率?解釋你的意見。
‧簡述「工作待遇」的定義,例如:薪酬、工作時數和員工福利等。
‧指出改善工作待遇能有效推動貧窮人士自力更生,達到「扶貧」和「防貧」之效。
‧解釋改善工作待遇能有效推動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士重投勞動市場,既能提升家庭收入,也有助紓緩因家庭支援不足而出現跨代貧窮的機率。
‧由於在職貧窮者佔貧窮人士的比重較多,反映勞工未能得到合理報酬,所以如政府能積極鼓勵商界改善工作待遇,例如:從持續提升最低工資和落實標準工時的立法入手,將有效提高低收入勞動人口的生活質素,並直接降低香港的貧窮率。
‧組織答案時宜適當引用例子輔助說明。
◆延伸回應題
3. 香港貧富懸殊情况嚴重將為港人的生活素質帶來什麼影響?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闡述你的看法。
由於題目屬開放式提問,所以同學組織答案時可根據不同層面,例如:市民的心理變化、情緒變化、生活變化和社會和諧等,並配合適當的例子,分析香港貧富懸殊情况嚴重將如何影響港人的生活素質。
‧心理變化方面,貧富懸殊愈嚴重,低收入人士愈會為維持基本生活而煩惱,更或會因感到被社會邊緣化而出現自卑和無助等精神困擾,令生活素質下降。
‧情緒變化方面,在貧富懸殊的情况下,低收入人士連滿足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也愈來愈困難,縱使他們付出很多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有可能令他們對社會的不滿逐漸由過去家庭層面的內向發泄行為,如虐兒、家暴等,轉為外向的上街反政府示威、搶劫等發泄方法,直接對港人的生活素質造成負面影響。
‧生活變化方面,香港貧富懸殊情况嚴重,反映高收入及低收入住戶顯著增加,意味中產階層相應收縮,出現所謂「M形社會貧富懸殊」現象。中產人士的收入普遍下降,直接影響其消費意欲,並難以維持原有的生活素質。
‧社會和諧方面,貧富懸殊反映社會的財富分配不均問題嚴重,加上窮人之所以貧困,與富人或老闆的過分剝削有關,所以基層市民在難以脫貧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現仇富現象,令市民之間充斥負面情緒,造成社會分化,不利市民提升生活質素。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60512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