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十三五」經濟增長力保6.5%
【明報專訊】˙現代中國
˙兩會×經濟發展
新聞撮要
今年「兩會」(人大及政協會議)最重點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3月5日公布,披露未來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藍圖,包括未來5年經濟年均增長須保持在6.5%以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倍,經濟總量將增加至92.7萬億元人民幣。
經濟總量10年翻一倍
2016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總理李克強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將2016年GDP增長目標定在6.5%至7%。評論認為一方面考慮到如果今年GDP增速低於6.5%,會為往後幾年帶來壓力;二是這個區間能夠帶動逾1000萬人就業;G且訂出增長範圍提供了彈性,既有利於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也顧及到今年內外經濟困難及挑戰更大,影響不可低估,故設下6.5%底線為「打硬仗」做充分準備。
產業結構方面,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其中戰略新興產業(即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等7個產業)佔GDP比重要達到15%,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增至56%。另外要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GDP的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推城鎮化 落實3個「1億」
此外,新型城鎮化將落實3個「1億」,包括實現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目標在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重大基建亦要有所配合,高鐵營運里程要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大城市,實現城鄉寬頻網絡全覆蓋。
李克強亦回顧2015年的經濟社會狀G,形容「成績來之不易」,包括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位居前列。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較低水平。就業形勢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全年新登記註冊企業增長21.6%,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高於經濟增長。2015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增長8.5%,新增4萬多億元。政府亦解決64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
──綜合《明報》報道及中國政府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