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推出新的宣傳廣告鼓勵生育。香港女性考慮生育時,大多擔心經濟狀G、生活環境或教育質素等長遠問題,然而發展中國家婦女面對的問題更貼身──是生死攸關的懷孕及分娩過程。目前,全球每天約有800名婦女死於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可預防疾病,當中約99%發生於發展中國家。
性命攸關 三方面延誤致死亡
產前檢查對及早確定分娩風險及檢測出可能影響母嬰的併發症來說,至關重要。在發達國家,不少孕婦接受產前檢查的次數遠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最少4次。反觀低收入國家,2006年至2013年間只有38%孕婦達標,主要是由於「預防勝於治療」的意識偏低,而且對他們來說,尋找食物、水或柴枝作為燃料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更為迫切。
發展中國家孕婦或嬰兒在分娩過程中死亡,除因缺乏產前護理,一般與三方面的延誤有關。首先,很多孕婦認為只要分娩時由傳統接生員侍產便可,但其實不少接生員都沒有受過訓練,也沒有醫療物資應付可能出現的危急情G如高血壓、大量出血和難產等,更不知道如遇緊急情G應帶孕婦到哪堥D醫,孕婦到達醫院時往往已經太遲。
第二,孕婦往往因路途遙遠或危險、欠缺交通工具、甚至因丈夫或父母不願意負擔交通開支等,而無法獲得及時醫療護理。第三方面的延誤是醫療機構缺乏具技術人員、藥物或設備,婦女甚至有時要自備昂貴醫療物資或藥物,否則可能會被拒進入醫療設施。
原可避免的孕婦死亡
無國界醫生婦女健康顧問布萊克本形容這個情G是一場持續的悲劇:「我們知道提供具質素的護理可帶來直接效果,但仍看到許多婦女在分娩時死亡。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孕婦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無國界醫生按地區採取不同的應對工作,竭力減低孕婦死亡率,例如與傳統接生員建立關係,在尊重當地傳統文化的同時,培訓她們辨識潛在妊娠併發症的危機,鼓勵她們把有風險的個案轉介到無國界醫生的醫院或其他醫療設施,提高孕婦和嬰兒的生存機會。
其次,無國界醫生在部分鄰近醫院的地方設立待產之家,讓即將分娩、來自偏遠地區及有併發症風險的孕婦,可以在預產期前數周留宿。這項設施漸被接納和歡迎,例如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馬西西地區,設有70個H位的待產之家便時常額滿。
要拉近醫院和有需要孕婦間的「距離」,還有其他方法。在非洲國家塞拉利昂和布隆迪,無國界醫生設立了救護車轉介制度,當孕婦出現併發症的[象,診所便會召喚救護車,由護士或助產士陪同孕婦前往醫院,接受24小時免費婦產科急症服務。結果在1990年至2011年間,布隆迪及塞拉利昂博城的孕婦死亡率分別下降74%及61%。
此外,教育及鼓勵婦女前往醫療設施作產前檢查,或動用流動診所到偏遠地區診症,都可以將產前和產後護理知識、家庭計劃、餵哺母乳和接種疫苗的好處介紹給社區及民眾,保障母嬰健康。
不論在世界的哪一處,懷蚅_貴小生命的母親也有產科健康護理的需求,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亦不例外。只有確保她們在必要時能夠到達有醫療技術人員的醫療設施,接受緊急產科護理,才能避免她們死於可預防的妊娠併發症。
■知多點
產婦分娩風險數字
所有懷孕婦女都要面對分娩相關的風險。聯合國於2015年估計全球每年有約30萬名婦女,在分娩期間或之後不久死去。假如母親沒有獲得緊急護理,有15%的分娩個案隨時因妊娠併發症失去生命。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產婦死亡率明顯高很多。以阿富汗為例,當地因分娩而死亡的婦女比英國多38倍,另外在中非共和國,產婦死亡率超出日本178倍,非洲國家乍得的產婦死亡率亦高出瑞典220倍。
文、圖﹕無國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