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愈來愈多人創業,但創業之路是否一帆風順就見仁見智。著名天使投資者、慧科資本董事總經理邱達根(Duncan)接受本報專訪時稱,年輕人不應一畢業便創業,應先累積一定經驗及人脈,而且要不怕分享、不怕失敗,才能踏上成功之路。另有「紅籌之父」之稱的梁伯韜則慨嘆港股市場老化,愈來愈受經濟周期影響,很難在港找到具潛力的項目。他寄語港青年要有創業家精神,嘗試在老行業創新,勇敢邁出第一步,股市亦要推出新產品支持創業家。明報記者 陳偉燊、徐寶文
邱達根:創業要累積經驗 難一步登天
近年創業市道興旺,很大程度因經濟環境所致,邱達根表示,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市場紛紛實施量化寬鬆措施,以致大量資金流出,同時由於當時息率較低等因素所促使,資金紛紛流向初創企業。不過,他亦提醒,若環球經濟持續復蘇,或會令資金流出初創市場,引發「泡沫爆破」。
資金倘撤離 初創市場泡沫爆破
為了推動本土創業市場,邱達根於去年成立了慧科資本,主要投資於金融科技、互聯網科技的公司,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他透露,慧科資本主要作為早期投資,每個項目最多投資200萬美元,目標年期為5年。
截至目前,慧科資本已經投資了十多個項目,當中約一半來自以色列,近四成為本土項目,餘下的則來自美國及中國,可見其對本土項目的支持。
宜先投身社會 累積經驗人脈
在本港眾多創業人士之中,年輕人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不過,邱達根建議年輕人不要急於一時,畢業後應先投身社會,累積一定的經驗與人際關係,以及對行業有一定了解後才開始其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絕不平坦,邱達根勉勵有志之士,不要吝嗇於分享項目,以獲得更多的意見及幫助;亦不要怕失敗,因為許多人首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要到第二或第三次才會成功。
他又稱,現時本港風氣較傾向為「譴責失敗」,但「此風不可長」,需要更多的「讚賞成功」。
社會譴責失敗 妨礙創業
除此以外,邱達根還稱,一個項目要取得成功,金錢並非最重要,而是團隊、定位、網絡及市場;現時本港最缺的,就是教導創業人士如何建立團隊、為業務定位等的專業投資者,正如美國持續為初創企業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援的「超級天使投資者」。
梁伯韜:港停留舊經濟 青年要爭氣
梁伯韜表示,香港資本市場早年推出紅籌及國企,將創業板變成「跳板」,甚至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後,便停留於「舊經濟」,越益受經濟周期影響,充斥產能過剩的行業股,難以吸引國際投資者興趣。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後亦難再集資。這觸發他想到要為港股市場創新。
這原先可由投資銀行推動,然而本地投行幾近消失,缺少土壤栽培本土市場及人才,國際投行又偏向服務內地,加上本地畢業生教育條件尚待提高,致在港股市場搞創新陷於困局。
港股搞創新陷困局
即使香港曾討論同股不同權及合伙人制,謀求突破,梁伯韜稱:「討論層次應更全面,不能滿足於新股上市集資第一,而要去開發戰略新興產業板等新產品支持本地創業家。」他擔心,一旦MSCI指數納入內地A股,資金北上多於南下,港股更邊緣化。
A股納MSCI
港股更邊緣化
梁伯韜相信,創業者只需發揮香港鄰近內地市場的優勢,開發出增加連接性、商機,提高效率及消費體驗,甚至配合雲端、發揮共享經濟及大數據效益的方案,便有條件提高商品價值,毋須局限做本地飲食及零售。他形容目前是年輕人創業黃金時代,就算在老行業,如在金融科技、互聯網、地產服務、生物科技、旅遊娛樂以至教育,仍有很多空間創新。
不過就算有心推動資本市場創新,梁伯韜認為,香港近年欠缺正能量、創新和創業家精神,年輕人亦對開拓內地市場感恐懼、不認識及否定,陷於自怨自艾,沒有內地年輕一代「hungry for success」的渴求。他甚至難在香港專長的金融領域,找到具投資潛力的項目。他認為,內地也有類似香港的高地價、高樓價問題,同樣難於處理,期望香港市場爭氣突破,不要故步自封。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