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糖天后」蔡依林除了能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最近還發展出製作「翻糖蛋糕(fondant cake)」新技能,不論名牌手袋抑或球鞋,經她手捏出來的蛋糕逼真程度讓人驚歎!
華裔糕餅師Jenn Ho本身是學電腦程式及設計專業,約在一年半前,她也像蔡依林這樣「中途出家」學整餅,怎料一整便愛上,研習糕餅製作才半年時間,她已被導師推薦至羅渣士體育館(Rogers Arena)做活動糕餅師,同時還經營網上商店,展開賣餅生涯!
文:陳韻如 圖:Vows Bakery提供
「畢業後我到香港工作了兩年,要由早上7時工作至晚上11時,節奏很急速,那段時間讓我很懷念溫哥華較放鬆的生活方式。」Jenn回憶道,當時的她,因經歷感情挫折,便毅然辭去香港的工作,回到溫哥華轉換心情,「其實我平時很喜歡喝咖啡配蛋糕,也會經常四出品嘗,我發現溫哥華的糕餅比較注重傳統,和香港注重創意的潮流比較,我更喜歡吃有故事的糕點。」因此在回流後,她便報讀了Vancouver Pastry School的專業蛋糕師課程,展開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邊做正職邊創業
回到校園,一切要重頭開始,Jenn表示,在學習烘焙的過程中,讓她了解到原來即使大家都用同一個食譜,做出來的成品都會有所不同,「做糕點講究細心、分量要準繩,外人看可能會覺得很簡單,但要拿捏得準確其實一點也不容易。」
Jenn在學校攻讀至第二級課程時,被導師推薦至羅渣士體育館,負責替本地冰球隊製作點心和蛋糕,正式入行成為糕餅師,「我現在主攻翻糖蛋糕和自行研發一些特別口味的糕點,例如印度拉茶口味的餅乾,希望能創作出自己的招牌糕餅。」
除了體育館的工作,Jenn亦選擇在同一時間開設自己的工作室Vows Bakery,以個人名義接訂單──一方面利用正職工作來學習更多食譜、多開眼界;另一方面自己接工作來增加收入,順便磨練與客人接洽的技巧、製作更多個人作品。
學做蛋糕才半年就膽粗粗開業,Jenn笑言,其實每個食譜她都會重覆做上許多次,確保零失敗後才敢開始接生意,「例如我最拿手的馬卡龍,我至少做了一千個失敗的作品,最後才成功的。」
靠口碑自創網店
Jenn成立的Vows Bakery主要是以網站及社交媒體為「門面」,實際製作全在家中完成,成本充其量只有架設網站、蛋糕原料及器材等,對於像Jenn這類剛起步的糕餅師而言,可大大增加其競爭力,也給予顧客傳統蛋糕店之外的新選擇。「我以前是學設計的,所以網站和社交媒體都是靠自己做。現階段我不會考慮開店,因為純粹靠口碑已經夠做。」
Jenn透露,一年前剛開始自己接生意時,主要靠朋友宣傳,「當時我推出了一些優惠套餐,很多教會中的弟兄姊妹都會幫忙試訂。剛起步最困難之處在於要買很多器材,在最初半年幾乎每次接新job都要買器具。」
生意方面,Jenn表示在夏天結婚旺季時,每個月只要接兩單就能賺超過二千元;冬天則會接較多到燴和私人派對,這類活動的金額較低,平均一單生意約二三百元。
最辛苦:與時間賽跑
製作糕餅最辛苦的地方,Jenn認為是「時間管理」,「很多食材會變硬,必須在派對之前才開始準備,有時要很早起牀。」另外,近年非常受歡迎的翻糖蛋糕也不容易做,「搓fondant只能有兩次機會,因為空氣會使其變硬,如果兩次都不成功就要將整塊翻糖丟棄,成本和時間也隨之增加,所以壓力很大。」
此外,與客人溝通的技巧也很重要,糕餅師必須在事前和客人做足充分的諮詢,才能確保做出來的成品符合對方期望,「我也試過因為溝通上有誤解,導致做出來的成品不是客人要的,結果我沒有收對方錢,將做出來的蛋糕送了給客人。」
成功創業一年,Jenn認為自己比別人優勝之處,是她能依客人需要客製化甜品,製作出一些坊間沒有的蛋糕,在口味和顏色上盡量配合客人喜好,「例如英式伯爵茶餅乾、紫色的藍莓杯子蛋糕等,別人做不到的我做到,在技術上便比別人更勝一籌!」
除了蛋糕生意,Jenn空閒時也會教學生做翻糖,將技藝傳授給別人,而學生大都是想為男朋友做蛋糕的女孩子。
創業總結
最滿意之處:能研發出與眾不同的口味,滿足客人需求。
待改善之處:精進翻糖技術,學習製作巧克力。
優點:創業成本低,靠口碑做宣傳。
缺點:製作翻糖蛋糕壓力大,需與客戶充分溝通。
前景:行業競爭較小,手工技藝難被取代。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約3000元
資金來源:自己
僱用人數:自己,偶爾會伙拍花卉裝飾師及雇用其他蛋糕師。
成本回收:首半年每次接生意都必須投資新器材
利潤:平均每月約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