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電視臺的綜藝節目都在唱歌,《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各類音樂選秀節目各顯神通。
這時,有消息橫空出世:「唱歌跑調是一種病,得治!」據聞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的權威也曾報導:「唱歌跑調是一種病,這類人多半有方向感不好、整理能力差、溝通能力差等表現。」於是,唱歌不好的朋友順理成章地成了「病人」,並且有了一個權威的專屬名稱 -「失歌症」。
最後,報導還提出了看似「中肯」的意見:「失歌症」並非無法改善,「失歌症」患者中的一些人可以通過發音訓練得到糾正,還有一些人需要進一步治療。這類患者應該多和別人交流,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比如在唱歌的時候,接受別人說的自己所唱不准確的地方,可對照標準,找出差距,一步步總結,逐步提高。
於是,唱歌不好的朋友們在KTV裡不再自信地「引吭高歌」了,而是「虛心」地接受他人意見,少唱多聽,最後還真有人因此歌喉長進了不少...
「失歌症」的誤讀
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老年神經專科副主任劉軍教授給出瞭解釋:「失歌症」是一個新名詞,是指因大腦左半球顳葉前部病變,大腦內部對音高識別出現障礙,患者部分或全部喪失認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賞樂曲等能力。注意,「失歌症」分為先天五音不全和後天性(外傷、藥物等因素導致發生腦功能器質性病變,喪失「本來具有」的音樂認知能力)兩種,以先天性為主。
比如,近期的《我是歌手》總決賽中,張傑演唱《回到拉薩》後半段的唱腔,讓不少觀眾以為他跑調了。對此,編曲常石磊解釋稱,這其實是一種音樂技巧。人家張傑本來就是職業歌手,如果某一天開始總是跑調,那就是後天性「失歌症」;而如果是林志穎的兒子小Kimi唱《爸爸去哪兒》跑調了,那可不叫「失歌症」,小孩壓根不曾「具有」歌唱的能力。但如果他從小到大唱歌一直跑調很難糾正,很可能就是先天性「失歌症」。
「失歌症」關乎腦部發育
劉軍表明,正常的音樂認知可能與腦部掌握語言聲調的回路有關。出現「失歌症」狀況的患者大腦對音高識別出現認知障礙,除了和遺傳因素有關系外,患者自身的表現欲也是加劇「失歌症」的原因之一。
外國著名的研究員珀里茲推測,人腦中有一個專門處理音樂的「模組」,發育不全時人們就會出現「失歌症」。正是因為如此,「失歌症」單單影響患者的音樂認識,而對聽力、智力等都沒影響。劉軍說,如果珀里茲的推測正確的話,那麼音樂同語言一樣,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為適應環境需要而被先天植入腦部的。而對「失歌症」患者腦掃描發現,「失歌症」患者的一個大腦區域的腦白質與普通人有細微的不同,這個區域與辨別音高和記憶旋律有關。至於導致「失歌症」的相關基因,目前還在研究中。
劉軍指出,「失歌症」患者的空間處理能力比較差。例如給他們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建築物照片,他們分辨不出照片上是同一幢建築,這可能與他們的右腦發育有關。
四個表現說明你五音不全
劉軍表示,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比爾•湯普森教授的研究顯示,「失歌症」患者有幾個主要表現。首先,他們擁有正常的聽力、智力和記憶力,卻完全無法感知音樂。對他們來說大多數曲調聽起來都差不多,不和諧的和絃他們也不覺得難聽;其次,「失歌症」患者不能準確地唱出一首歌,不過他們往往以為自己唱得還不錯;再次,大約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韻律認識方面有問題,但有一些患者卻很享受那種韻律感;最後,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音樂只會令他們感到困惑,少數失歌者聽來,音樂就像用扳手敲擊水管一樣讓人感到不舒服。
此外,可能還存在溝通障礙,如辨別不出對方語言中的生氣、害怕或諷刺意味,經常會遺漏對方語調的「弦外之音」。
患了「失歌症」,不要輕易放棄治療
單純唱歌不好,嚴格地說,並不能稱為一種病態。如果確定患了「失歌症」,可以積極進行發音訓練或者進一步治療。有專家建議,可先從糾正患者過強的表現欲開始。比方說可以採用將「失歌症」患者的歌曲錄下來,讓他自己聽一聽的方法,也可以請同事朋友幫忙糾正發音。
但是,成人糾正起來比較困難。而小孩的可塑性強,最好在兒童時期進行糾正。」家長平時可以多留意孩子在幼稚園唱歌情況,聽聽有沒有走調,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把孩子送到聲樂團,練練鋼琴等樂器,可以在老師培養下,認識、掌握音樂節律,及時糾正失歌症。」劉軍表示,右腦主管音樂,從小進行音樂薰陶,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智力和協調能力。
目前,「失歌症」已成為科學家瞭解腦部如何處理音樂奧秘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隨著研究逐漸深入,那些不能正常享受音樂的人有可能重新獲得音樂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