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父母生二胎 子爭多分財產
【明報專訊】江南都市報報道,內地開放生育二孩政策後引來連鎖法律反應,江西南昌市民李先生近日說,其18歲兒子聽到李先生打算多生一個孩子時提出,今後分配財產時,要給他多分些。
李先生是公務員,兒子已滿18周歲。近日國家出台政策允許生二胎,他和年過40的妻子在飯桌上討論起來,看是否再生一個孩子。
李先生說,「我家老大聽到我們考慮要一個孩子後,他當時就提出『要生可以,以後分財產時,我可要多分』,這讓我和我老婆都很震驚。」李先生說,此前買了一套房已經是在兒子名下,如果真的再生一個,必將引來日後財產分配之爭。法律人士也認為,生二孩之後,財產的處理的確會變得複雜。
如今,很多家長因各種原因將房產辦理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有的甚至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包括他自己在內,許多朋友都以子女名義購買房屋,將資金轉移到孩子名下。
「現在麻煩來了,打算要二胎的夫妻如果要處理這些財產分割,是件頭疼的事情。」江西律師羅久保表示,根據法律規定,父母為未成年子女購房後,該房屋便成為其個人財產,父母無權擅自處理。即便是為了孩子的利益而出售或抵押房產,父母也須提供合法證據。否則,日後一旦孩子提出異議,認為父母侵犯其合法權益,父母和房產仲介公司都要承擔責任。
羅久保律師稱,家長以孩子名字購買的房屋、存款或大額保險均屬生前贈與行為,即財產登記於孩子名下,所有權應歸孩子所有。根據《繼承法》第三條「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的規定,家長並非上述所列財產的所有權人,因此不存在遺產分配問題。
南昌律師肖文軍表示,有二孩後父母應根據兩個子女的身體狀況、年齡差距以及未來對父母照顧情況等,及時對家庭財產作出合理調整安排。
「按照法律規定,有了第二個孩子後,父母所有的財產一般都會被平均分割為兩份,大娃日後所得的財產自然會縮水一半。」律師肖文軍說,子女的繼承權是平等的,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有繼承權的。
「在家庭有了第二個孩子後,財產的處理就變得複雜。」羅久保表示,已經通過遺囑、保險、家族信託等方式對未來財產作出處理的父母如果考慮要二孩,則應考慮是否對上述約定進行更改。據《繼承法》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律師建議,若要生二孩,不僅要對財產進行事前安排,還有其他問題需要提前修改。
比如,婚前協議往往約定的是雙方之間財產歸屬的問題,但是並沒有細緻考量孩子們和家庭需求變化問題。那個佔據財富主動權的一方,或者瀟灑約定AA制的夫妻雙方,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重新定位彼此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責任,修正相關條款。
保證書通常都是一方犯錯後作的所謂懲罰性承諾,每一個條款是否有效還不一定。所以,藉着商量生二胎,重寫保證書,說不定可以順便矯正無效條款,從而真正成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