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X概念:傑青張依勵 災後救援 以心醫心
【明報專訊】2014年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潮,對患者、患者的家人、醫護人員來說,心理支援於抗疫路上亦居功不少。香港紅十字會臨H心理學家張依勵(Eliza)曾前往利比利亞伊波拉疫區,為前線醫護人員等提供心理輔導,其後獲選為2015年度十大傑出青年之一。且聽她細說災後心理支援對災民「劫後」的「餘生」有何重要?
◆心理健康影響生活素質
張依勵同意「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心理不健康的人算不上健康。她中學開始參與社會服務,意識到心理健康對人的生活素質有很大影響。面對災難或危急事故,無論是生還者、目擊者或其家人和朋友,心靈都會留有創傷,若得不到適當處理,長遠或影響健康和日常生活。Eliza於香港中文大學完成臨H心理學專業訓練後,進修取得公共衛生博士學位,研究聚焦災後心理支援服務,認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看,「更多是講『預防』」。
災民重拾健康心理 助社區復元
張依勵認為今日談心理健康若只停留在「臨H」(即治療)或「病了才醫」已經太遲,社會也沒有那麼多資源應付。解決眼前危機當然亦不能忽視,「災後要穩定災民的情緒、提供初步支援,甚至識別出需要專業協助的人,從而改善災民的心理健康,長遠計(政府和社會的)醫療負擔便沒那麼重。」她點出幫助災民重拾健康的心理狀態,也有助社區復元。
讓災民傾訴反造成二次傷害
或者你覺得心理支援很簡單,無非是坐下來和災民傾談等。但Eliza說用錯方法會「好心做壞事」。她指出過往做法一般是讓災民傾訴,抒發積壓的感受,「覺得講出來會舒服些」。但後來研究發現這種方法等於叫災民再次回憶痛苦經歷,無助心理健康之餘甚至會造成二次傷害。「現在世衛(WHO)等組織倡導用『心理急救』方式,其實和身體急救的概念相似,即穩定情緒、防止重複受創,在需要專業輔導介入時轉介等。」
災難發生後,大部分經歷災難的人都會猶有餘悸,且會有不同的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手震;認知反應如不斷回憶起災難的畫面;情緒反應如覺得驚恐、擔憂甚至憤怒等;行為方面,則可能坐立不安、躲避與人溝通等。Eliza形容這些都是尋常反應,例如在地震後感到恐懼、寢食不安,「若能用適當方法紓緩壓力,這些反應通常會在一兩星期後平復;若長時間受困擾,便要尋求專業協助」。
培訓當地社工輔導員更重要
「我的工作之一即『心理教育』,就是告知災民這些災後可預計、正常的反應,免他們過於憂慮,以及教他們一些減壓方法。」Eliza表示識別出嚴重受災難困擾的人時,她要個別跟進,有需要時和其家人、村醫商討並教導他們如何應對,「因為我們(外地的援兵)始終不能長時間留在當地,更重要的是能否教育當地人繼續我們的工作,所以我們會培訓當地社工、輔導員」。
◆心理支援左右生死
2013年底起西非地區爆發伊波拉疫情,利比利亞亦有出現個案。當地紅十字會希望得到更多心理支援服務,但欠缺人手,於是透過國際紅十字會招募專家前往支援。Eliza一向從事這方面工作,「知道後第一時間便答應去」,2014年中她動身前往西非利比利亞參與抗疫。
對伊波拉病毒無知 衍生恐懼誤解
從她的工作,我們可一窺心理支援服務及心理健康對公共衛生有何重要。Eliza指今次伊波拉疫潮與過往有別,首先是當地人對病毒的認識不多。她解釋,雖然伊波拉病毒1970年代已被發現,但主要出現在東非,在西非爆發屬首次,所以西非人對病毒毫無認識──恐懼、誤解也由此而生。「世衛或很多醫護人員的評估都指出,西非伊波拉疫情並非單是outbreak of virus(病毒爆發),而是outbreak of fear(恐懼)、ignorance(無知)。」
面對一無所知但死亡率高的伊波拉病毒,心理上的「恐懼」幾乎使利比利亞「癱瘓」,因此阻礙防止疫情擴散的工作。例如當地人知道感染伊波拉的死亡率可高達九成,出現病徵便覺得是「死路一條」,「我們其中一項工作便是讓他們知道即使感染仍有生機,未到絕路,例如現今醫療配備可使死亡率降低至五、六成等。」Eliza要培訓當地的心理輔導員知道病毒的正確資訊,並懂得如何應付人們的誤解及取得信任,「心理輔導員收到求助電話後要前往村落或家庭了解情G,以及(向懷疑染病者的家人)解釋之後的治療流程等」。
為災區救援人員減壓
當地有人曾因為恐懼和誤解而襲擊醫護人員、殺害健康教育人員,「因為他們覺得是醫護人員帶來病毒」。當時恐慌在利比利亞蔓延,無論是當地紅十字會或如Eliza一樣的國際救援人員都面對龐大壓力。她的另一組支援對象是當地屍體處理隊人員。利比利亞紅十字會人員負責處理首都所有屍體,除直面死亡外,其工作也高風險,甚或遭家人歧視、承受村民的襲擊,「甚至有人壓力大到要飲酒後才能工作,但酒精會削弱人的判斷力」。
「壓力容易使人出錯,試想想屍體處理隊人員由穿起到脫下保護衣工作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令自己或隊員染病,所以良好的心理質素很重要。」Eliza和其他臨H心理學家會舉辦處理壓力的工作坊或提供個別支援,「以往我們會覺得有『心理支援』當然好,但『無也不會死人』。但國際紅十字會回顧今次疫情,發現心理支援可以左右生死。」Eliza謙稱不敢說在利比利亞做了很多事情,「但相信心理支援起了很大作用。」
示範如何冷靜面對疫症
她憶述在當地一個月期間,感染伊波拉個案急升五六倍,每日都有前線醫護受感染的壞消息傳來。「緊張和擔心我肯定有,幸好香港紅十字會和我保持緊密聯繫,我和家人也透過Wi-Fi網絡聯絡」,能與別人傾談使她平靜。「更重要的是,當整個社區都處於恐慌狀態,對疫情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便是示範如何冷靜地面對疫症。」
處理壓力首要培養警覺
即使抗壓能力強,但人難免會情緒波動,Eliza如何處理壓力?她說首先要培養警覺(awareness),一意識到自己「不能再撐」便要休息,「很多時問題出在不知道自己的壓力很大」,之後就是找適合的減壓方法。
在不同災區要面對難以預料的變數,例如餘震風險,家人會否擔心?她笑說「擔心總會有」,但災區的條件非驅使她前往的考慮因素,她更看重當地是否有需要。例如2015年尼泊爾地震後,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和生命的無常,當地一村落的自殺率C升一倍,「救援人員辛苦從瓦礫中拯救災民,但若不照顧他們心理健康的需要,我們仍會以不同的方式失去他們。」
她在尼泊爾接觸到一班在地震中喪失父母的小朋友,「他們需要其他人關心和愛,但他們仍會主動關懷、幫助一些年紀更小的孩子」。這讓她想到就算身處困境,仍可向他人伸出援手,提醒自己在崗位也可以做得更多。
■張依勵(Eliza)小檔案
香港紅十字會臨H心理學家、國際紅十字會資深導師和應急名冊成員。Eliza曾培訓本地及海外超過2000名前線心理急救人員和導師,參與本地、內地及海外災難事故應急和備災項目,包括2012年南丫海難、2014年到西非利比利亞、2015年到尼泊爾地震災區為災民提供心理支援等。同年獲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選為年度「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知多點﹕香港的災後心理支援服務
Eliza是香港紅十字會唯一臨H心理學家,「要24小時on-call」。她說這不是問題,最大挑戰是她和義工由收到任務到出動,只有短短一至兩小時準備,「平日的防災準備很重要,包括義工訓練、如何應對不同種類事故等」。香港紅十字會有「心理急救」課程,至今培訓和評核了約300個心理支援隊義工。當有需要時,這班義工便會出動,如2010年馬頭圍道塌樓事故、2012年南丫海難、2014年的佔領行動等。
■相關概念
同理心(empathy)
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
社會支援(social support)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心理╱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文﹕古晨燕
圖﹕古晨燕、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