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標準工時委員會昨開會討論最新標準工時(標時)影響評估數據,評估顯示最貼近勞方叫價的工時標準,在「溫和經濟增長」下會推高通脹約2個百分點,或有1.16萬個基層職位流失,若經濟轉差更會失多達3.4萬個職位。據了解,影響最低的參數只推高通脹0.01百分點,勞方認為數字反映影響輕微,資方指數據未計算企業連鎖反應,擔憂推標時會造成更高通脹。 評估未計企業連鎖反應 最新數據發現,以最貼近勞方叫價的情景(即1.5萬元工資水平、標準工時44小時及1.5倍補水率)估算,在「溫和經濟增長」情景下,實際標時會推高物價水平2.04個百分點,若企業裁員,或致11,600個基層職位流失。如在「經濟環境逆轉」下,引發的通脹會較輕微,潛在基層職位流失則達34,400個。 保守方案只推高0.01百分點 據了解,在1萬元工資水平、標準工時52小時及1倍補水率底下,因實施標時增加的薪酬成本只會推高0.01個百分點通脹。不過,評估同時引用2011年推出最低工資後的通脹,指推算未計及標時實施後可能出現的連鎖反應,當年原本推算最低工資會推高通脹0.4個百分點,結果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通脹達5.6%,較前一年同期高2.7個百分點。 標時會主席梁智鴻在會後重申,27個參數影響評估只作參考,不代表日後委員會從中擇一立法。他又指標時會下一步會向各長工時行業蒐集意見,才向政府提建議。據了解,梁智鴻在會上同意若沒實際方案便不應再向業界作第二輪諮詢。 勞方﹕影響微 資方﹕數字嚇人 標時會勞方代表梁籌庭批評政府數據極端,分別研究企業把所有成本以盈利抵消及是次把全部成本以加價應對,認為政府未有推算連鎖反應,是向僱主傾斜,「冇誠意做好估算」。另一勞方代表周小松對數據準確度有保留,指即使數據科學,認為不應因2個百分點通脹而對標時立法卻步,「標時立法是世界潮流,已是刻不容緩」。他亦認為如工資指數與通脹同增加,對打工仔影響輕微,不然政府亦可實行紓困措施。資方代表劉展灝則認為2個百分點通脹數字未計算連鎖效應已嚇人,認為目前應先說服資方接受合約工時。 對於數據並未計及薪酬成本上漲的連鎖反應,政府經濟分析師、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首席經濟主任侯家俊稱,因本港未實施過標準工時,「不知道如何估算連鎖反應」,或要有很多假設,反引起爭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