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東非扶貧 返港賣手作籌款
【明報專訊】位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令人想到貧窮,7名本港大學生與導師上月遠赴當地,展開三周扶貧之旅,關懷貧民窟的家庭,更與當地人一起用手製作飾物,返港後在網上義賣。旅程中,這群大學生發現,在香港學生眼中的貧窮生活,當地人感覺卻是正常不過。
訪埃塞俄比亞貧民窟
一行人到埃塞俄比亞首先要克服當地食物。港人以米飯為主食,當地人每天「食粉」。團友Paul說,當地主食是以一種當地特有農作物根部磨成粉,再發酵成「粉」。團友Yoyo說參觀「粉」的製作時看到很多蒼蠅圍繞,令她「唔想食」,另一團友Nicola更說味道「似臭芝士,好難食」,但盛情難卻,只好保持笑容吃下。他們明白這些被自己劣評的食物,卻是當地人的重要食糧。
今次領行的是一名年逾70歲的當地導遊,他在崎嶇山路總一馬當先,拋離年輕人。有一次,他們到山上教堂,山路崎嶇,有團友問導遊何以當地人把教堂建在山上「搵薯獢v。Yoyo稱以為導遊會講解教堂歷史背景之類,但導遊認為他們城市人不可能每周走過崎嶇山路上教堂,回應一句「你們做不到的」,使她感到慚愧。她說城市人慣於安逸,他們認為「辛苦」的,當地人卻不當一回事。
成立FB專頁 代購埃國咖啡粉籌款
出發前7名大學生在Facebook成立了「ArtFricaa」專頁,透過手作籌措旅費,回港後他們盼可做到更多,在專頁上義賣和當地人一起做的手作飾物及鎖匙扣,更為港人代購埃塞俄比亞特產咖啡粉,盼籌款支持非政府組織「施達基金會」在埃國的工作。
善款助學 小額貸款助自力更生
施達基金會同工關靜怡說,款項主要支援施達在埃國助學,並透過小額貸款計劃,幫助家庭自力更生。她認為生活在富裕地方的人,普遍認為扶貧就是對窮人施予,但其實窮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希望,一份來自遠方的支持和關心,可使他們更有力地尋找脫貧之路。
明報記者 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