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大閘蟹開撈 中蟹佔多
首批明到港 料價錢略漲
【明報專訊】江蘇陽澄湖大閘蟹昨日正式開撈,預計今年產量約4000噸。產量減少及蟹農增加網上銷售,令大閘蟹在中國的市場供不應求,銷往海外及香港的份額將微乎其微。出口香港的首批陽澄湖大閘蟹料於明天上市,當日約有600多隻出售。5両半的中蟹每隻售120至150港元,較去年的100至120港元貴。
中新社報道,20日恰逢秋季農曆八月初八,為巴王(傳說中的食蟹第一人)拜祭日,蟹農拜過巴王後便出航開撈。許先生在陽澄湖東湖中承包20畝水面,昨日第一捕就有100公斤蟹,從圍湖中提起一籠籠爬滿大閘蟹的蟹籠,最大的一隻達六両八。他說,今年受雨水偏多、光照不足、氣溫低等原因影響,大蟹少了,價格將上漲20%,一對(雌雄中蟹)價格約在160元人民幣。
增網購中國搶手 供港量減
雖然陽澄湖昨日開撈大閘蟹,但網上已有陽澄湖大閘蟹預訂廣告出現,指39元人民幣可買到10隻陽澄湖大閘蟹,且聲稱每隻都是3.5至4両重。當地蟹農對此都覺得匪夷所思,「成本都不止,如果只賣這點錢,估計早就要破產了」。
據蘇州市陽澄湖蟹業協會執行會長榮偉稱,今年陽澄湖內大閘蟹產量約為2200噸,比去年減少約一成,而整個巴城區域的大閘蟹產量則在4000噸左右。受中央反腐影響,去年大閘蟹銷情不理想,但今年蟹農增設網絡銷售,陽澄湖大閘蟹已更多進入普通家庭的餐桌。
每隻料售150港元 10月量增
目前該協會的會員已與中國家大型電子平台簽訂合作協議,將有七成的陽澄湖蟹通過電子商戶銷售。據正忙於網上確認訂單的巴城鎮「蟹經紀」孫順表示,還沒開捕,手頭的預售訂單已達300多萬元。
由於今年內銷市場供不應求,外銷份額將「微乎其微」,目前僅有一家台商在洽購。
太湖大閘蟹前日在港開售,老三陽老闆祁廣楠表示,首批陽澄湖大閘蟹料明日到港,當日約有600多隻出售。他稱,今年7至8月多為陰天,影響陽澄湖大閘蟹收成,數量減少,今年將以重5両半的中蟹為主,料每隻售120至150港元,較去年的100至120港元貴。他續稱,目前不少大閘蟹未成熟,料貨量至10月才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