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爆炸的黑洞
當前最叫人擔心的,是整個中國社會都在「掉鏈子」,大到今年五月的長江沉船,小到近期發生的多起電梯死傷,都不斷加強公眾的不安全感。城市街頭持槍軍警不時可見,各種交通工具的安檢愈來愈嚴密,可是誰也不知道下一刻什麼地方會發生什麼災難,會不會就在自己身邊!曹景行
從航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天津8月12日的爆炸,在濱海新區的港區平地上留下了一個觸目驚心的黑黑大坑。四周數以千計的殘破貨櫃堆成小山,還有上萬輛排列整齊的汽車骸殼如同墳場。附近港區裏的所有建築連同四周一公里內外的住宅、辦公樓、火車站等全都被毀,人員傷近千、亡逾百,數以萬計的家庭和居民流離失所,整片「新區」頓時變成恐怖異常的廢墟,猶如遭遇戰爭。確實,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0多噸TNT炸藥,也相當於幾十枚戰斧巡航導彈或一枚戰術核彈。
此後好幾天,烟霧仍然飄蕩在「戰區」上空,就像事件的起因一樣仍然迷離障目。但從爆炸的那一刻開始,這一巨響就把本來應該受到高度關注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日本安倍晉三的「八一五講話」,都擠到了一邊。可以預料,習近平精心準備的9月3日大閱兵,以及隨後他的美國之行,都難免因爆炸而蒙上陰影。
尤其因為八一二事件不僅炸出了地上的一個大坑,更炸出了體制和社會軀體上的一個大黑洞,讓世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內裏的積垢,看清楚裏面各個環節都在「掉鏈子」。一句話,八一二大爆炸絕非單純的「安全生產」問題,而是對北京當局執政基礎和公信力的全方位的衝擊。
什麼原因引發這場大爆炸?
8月12日接近午夜的爆炸來得十分突然,附近成千上萬的居民狼狽出逃,驚魂甫定就提出第一個疑問:「危險品存放在離我們這麼近的地方,為什麼從來就不知道?」( 附帶一提,居民們那時還沒有注意到,不少家庭的門窗,都不是國家標準要求的「安全玻璃」,結果爆炸時碎片橫飛,造成傷害。)
確實,港區周邊的樓盤從標地、開建到買賣,開發商也只知道旁邊只是普通的貨物堆積場,什麼時候變成了危險品倉庫了?按照中國的安全法規,危險品倉庫距離民居最少要有一公里,但實際上,距離爆炸地點最近的住宅大約只有600米,一公里之內的居民大約有五六百戶,全都成為八一二大爆炸的直接受害者。
而爆炸的罪魁禍首瑞海國際物流公司最初只獲准經營普通貨物,兩年後才悄悄改為危險品物流倉庫,顯然違規違法。那麼,瑞海國際是如何得到批准,誰給它作「安全評估」報告的?在天津市的第二次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搶問什麼時候公開「安評」報告,主持人似乎沒聽到,轉而請外國媒體記者提問,不料外國記者同樣提出「安評」問題,還引發在場記者鼓掌,主持人只好宣布散會,匆匆離場。
「安評」報告沒有公布,不過媒體卻發現,給瑞海國際做「安評」的那家機構的「共建方」,正是公安部消防局下屬部門天津消防研究所。更核心的問題還在,究竟什麼原因引發這場大爆炸,而又是什麼危險貨物才會造成如此慘烈的破壞。調查時卻發現,誰也不能確定瑞海國際在裏面堆放了什麼、數量又有多少。
最後,當上百名消防員奮勇進入火場,對着大堆貨櫃噴水降溫,卻全然不知裏面裝有什麼危險品、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結果就在第二、三波爆炸中幾乎全軍覆沒,為中國消防史上人員損失最龐大的災難。實際上,直到幾天後火滅烟消退,地上露出了一個面目猙獰的大黑坑,仍然沒有人說得清究竟什麼東西造成爆炸。
港區消防部門居然完全不知道火場裏面危險品的種類、數量和位置,當然也不會有相應的救火預案;連港區海關也無法確定相關貨品的數量,因為瑞海國際拿出的數字跟海關並不一致,以至引起外界猜測這家公司會不會涉嫌走私。最令人震驚的傳聞,是爆炸區裏面可能違規存放着多達700噸的劇毒化學品氰化鈉,而瑞海國際核准經營氰化鈉的數量只有10噸。
當局開始說是謠言,到後來爆炸區內確實發現散落地面的白色氰化鈉粉末,而它的生產廠商也從河北元氏縣趕來出面證實,救援人員才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此巨量的氰化鈉作何用途?生產廠商自稱是出口,也有人猜測是用來提煉黃金;這些年,有關用氰化鈉煉金造成嚴重環境事故在中國並非只有一兩起。
瑞海國際究竟是何方神聖?
那麼,這個民營身分的瑞海國際究竟是何方神聖,不僅能夠進入港區經營危險品倉庫,而且還可以為所欲為,誰也管不了呢?據北京財經媒體《華夏時報》調查,天津轄區共有5家危險貨物裝箱場站,其中只有瑞海國際為民企。「北京消防系統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指出,要想進入這類特殊行業,若非有強大背景,生存都難。就說檢查吧,如果沒有門路,有關部門的檢查隨時讓企業陷入停擺。」
所以,從事件一開始,媒體和公眾就要求追查瑞海國際的特權背景和後台,一度還盛傳公司的法定代表只峰是天津原副市長只升華的兒子,官方不得不為此專門闢謠澄清。但各種傳言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有人進而推斷這一事件涉及更高層次的利害糾葛。
但同時也出現另一種聲音,認為現在搶救、善後要緊,急於追究責任、追查責任者背景,就會造成干擾。時有妙論的北京《環球時報》還發表社評責問:「大難之初拷問天津市,這合適嗎?」評論更提出,媒體向公眾提供的東西「應以官方的提供為基礎」。好在眾多媒體記者並沒有聽從這種不知所謂的「忠告」,努力在有限的空間中發掘事實真相,對天津官方形成巨大壓力。
一敗塗地的新聞發布處理
天津市對這次事件的新聞發布及公共處理,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出場的官員幾乎沒有任何面對媒體的經驗和訓練,犯了幾乎所有可能犯的錯誤,暴露出中國這個排名第三的直轄市官府心態高度封閉和顢頇。尤其美國CNN接連兩次直播時遭阻截,整個過程頓時傳遍世界,更在互聯網上成為熱點,進一步加強了大爆炸給天津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讓習近平的9月訪美之行可能面對更加不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但中外媒體對諸多疑點緊追不放,還是推動天津當局有所改變。
例如,頭兩天的幾場新聞發布會下來,媒體發現當局公布的消防員殉職及失蹤人數和名單,竟然忽略了港區內部的消防隊員和警員,而他們恰恰是最早衝入火海、承受最大損失的群體。原來在中國各地,除了正規的公安、消防系統,像天津港務局這樣的大機構都設有自己的公安、消防部門,對外招聘員工。這種非正規編制的「合同工」消防員不少來自農村地區,理論上與編制內現役人員擔任同樣的消防工作,實際上卻被視為「編制外」,待遇偏低。
像這次大爆炸中天津港消防局幾個大隊的消防員全數喪命火場,天津公安部門最初似乎並不知情,還把相關消息當做謠言。直到爆炸後的第四天,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當局才把港務消防人員正式列入殉職和失蹤者的名單,承諾會同現役消防員同樣待遇,並得到總理李克強的確認。
所有這些混亂,都是體制混亂的延伸。身為全球第四大港的天津港到底由誰管理,國家交通部還是天津市,就是糾纏不清許多年的老難題。上海《新聞晨報》報道說:「名義上天津港是市管國企,但實際上架子跟央企一樣大。」體制混亂,就讓「背景很硬」的瑞海國際一類企業有了牟取暴利的空間。「很多物流公司在做安評時,都報低危險等級和數量,但實際業務中,卻做高危險級、數量大得多的危化品,就為了賺更多的錢。瑞海就是這麼幹的,小到公司,大到港區,都這麼幹,能不出事嗎?」
天津港的這次爆炸有其必然性,因為體制設定的每一個保障環節都出了問題、「掉鏈子」,而所有問題都應該出在相關責任人身上,追責問責勢在必行。但,以「化工圍城」著稱的天津市,5,000個化工專案中還有多少隱患沒有被發現、改正?中國其他地方,天津相鄰的大連、青島兩大港口近年來都發生過重大石化事件,至今改變了多少?
整個中國社會都在「掉鏈子」
當前最叫人擔心的,是整個中國社會都在「掉鏈子」,大到今年5月的長江沉船,小到近期發生的多起電梯死傷,都不斷加強公眾的不安全感。城市街頭持槍軍警不時可見,各種交通工具的安檢愈來愈嚴密,可是誰也不知道下一刻什麼地方會發生什麼災難,會不會就在自己身邊!
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領導層力圖用「中國夢」來重新凝聚人心,但一個處處「掉鏈子」的體制只會帶來八一二大爆炸這樣的噩夢。「掉鏈子」的深層社會原因,是過去10多年權力根基的腐敗,一切固有價值都被權力和資本腐蝕和異化。
有人說,今天的中國和尚不像和尚,老師不像老師,甚至連法官和醫生都開始出現後繼無人的危機,包括軍隊在內的各種權力部門更受到貪腐的嚴重侵蝕;幾乎所有的公權力和社會精英都失去了公信力,每一個社會環節都有可能出現鬆動。如此,誰知下一場八一二大爆炸會不會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