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不煞停換肝有違醫德 指病人感染無關開刀 菌源料輸液導管
【明報專訊】瑪麗醫院嚴重肝衰竭的46歲李姓男病人,上周三接受開腹手術等待換肝期間發現威爾斯醫院捐贈者原來患腎癌,只能半途中止手術,李先生近日受細菌感染令病情惡化,情G危殆,至今仍未等到合適的O型血肝臟,只餘7天壽命。瑪麗醫院肝移植團隊昨就事件解畫,強調癌症患者不適合捐器官,否則有違醫學道德,而病人受細菌感染亦非受開刀影響,相信細菌源頭在輸液的導管。
只餘一周命 妻籲捐肝
團隊預計李先生若未能及時換肝,只餘一周壽命。李太多次在鏡頭下落淚,呼籲善心人捐肝,「希望(丈夫)可以盡快有重生的機會」(見另稿)。
年初確診肝硬化致肝衰竭的李先生,原本在上周三接受換肝手術,未料開腹後才確認捐贈者本身患腎癌令手術告吹,結果李先生「白捱一刀」(見表)。港大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昨聯同肝移植團隊面見記者就事件解畫,盧寵茂表示,捐贈者有癌症或傳染病乃器官移植的「禁忌」,若知道捐贈者患癌,絕不會做移植手術,否則有違醫學道德,因移植病人服用抗排斥藥,會減低對癌細胞的抵抗力,腫瘤生長速度亦會快普通人幾倍。他形容事件中已換心肺的兩名病人「風險已成事實」,惟當時正等換肝的李先生,情G非「不可逆轉」,故暫停手術。
指患癌屬器官移植禁忌
負責為李先生開刀的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組臨H助理教授陳智仁解釋,當時並未取出李先生的肝臟,也未切除其肝門靜脈及肝動脈,不影響其血液供應,平衡風險後可暫停手術,並立即為其止血縫合傷口。
至於患者感染細菌令病情惡化是否與曾開腹有關,盧寵茂則說,末期肝病患者身體較脆弱,肝腎功能較差,若有輕微流血、感染或病痛都會令病情惡化,剖腹手術確對其造成損傷,惟相信細菌感染源頭可能是導管,因他長期要用吊針輸液,針洞易令他受感染,「不會說直接因手術令他惡化」,因病人術後數日病情穩定,若手術令他惡化,「相信他已過不到頭幾天」。
盧寵茂:身體脆弱 剖腹致損傷
盧寵茂形容今次事件不幸,但事前已做足檢查,器官移植需在捐贈者捐出器官內24小時進行,若日後改為先做詳細檢查,或會耽誤手術時間。
盧表示團隊現會盡力幫助李先生,早前也曾遇到來自屯門醫院A型血的屍肝,卻不適合O型血的李先生,因跨血型肝移植需做3周評估,如今李先生屬於急性肝移植,估計只餘7天壽命,暫不考慮這些方案。至於是否接受活肝捐贈,陳智仁指至今尚未找到適合移植的活肝。
瑪麗醫院另外兩名已接受威院腎癌病人心肺捐贈的病人仍在留醫,病情由嚴重轉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