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慳家「各顯神通」 減外出用膳少吃魚肉
受加幣貶值等因素影響,各類食品價格飛漲,市民直呼受不了。為了減少飲食支出,大家亦「各顯神通」,有人減少「下館子」次數,有人「貨比三家」選價格最便宜的超市,有人盡量少吃海鮮肉類,亦有沒時間比較價格的上班族稱只能「默默承受」。
身為家庭主婦的卑詩列市市民曾小姐表示,今年以來蔬菜瓜果以及其他食品幾乎統統漲價,以家人常吃的芥蘭為例,以往只需2元多一磅,現在已經漲到3元多錢。作為一個六口之家,食品價格飛漲令每月吃飯的開支大大增加,但工資收入並沒有增加,他們唯有減少出外吃飯的次數來平衡開支,以往全家每月去酒樓飲茶五、六次,現在減為只去一兩次。
靠退休金生活的聶先生夫婦則表示,物價飛漲令他們「受不了」,他稱以前賣每磅4.99元的魚不斷漲價,現在已經7.99元,令他們難以承受,唯有減少吃海鮮的次數。不過聶先生說,其他食品也在漲價,他們唯有多花時間,多去幾間超市比較價格,或者研究各超市傳單,尋找物美價廉的產品。但是聶先生說,現在的食品即使特價,也比去年的正常價格還貴。聶先生相信加幣遲早還會回升,但擔心「物價漲上去以後就下不來了」。
上班族白先生夫婦稱,現在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各類食品都價格飈升,工資漲幅根本跟不上物價飛漲,但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的基本需要,不像衣服少買兩件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