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有備而戰 反擊中韓靠攏
朝鮮半島常擂戰鼓,2013年朝鮮便曾對韓國宣稱進入了「戰爭狀態」,惟並未釀成兵戎相見局面。韓國專家指出,朝鮮這回標明特定期限、發出最後通牒的做法「有點不尋常」,但又暗示有討價還價餘地,相信是金正恩有意為之,並非「一時興起」。
發最後通牒做法不尋常
延世大學朝鮮問題專家德勒里(John Delury)直言﹕「儘管朝鮮時不時作出威脅,可是像這次標明特定期限,便有點不尋常。這置首爾與平壤彼此的脖子於砧板上。」世宗研究所安保戰略研究室長洪鉉翼認為,朝鮮近日連串舉動「不是一時興起的挑釁,而是金正恩的綜合計劃作品」。他說,韓國的安保專家本來多視朝鮮的軍事挑釁為「虛張聲勢」,然而周四的炮彈射入韓國境內3公里,達至「幾及交戰程度」,故「不能用過去相同的想法」。
洪鉉翼指出,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金養健在事發後不到1小時就發函表示「這事態有可以收拾的餘地」,這種模式顯示「朝鮮中央政府對事件了然在胸」。此外,負責對韓軍事工作的朝鮮政策總局長金永哲(音譯)與參謀長李永吉(音譯)最近都沒到錦繡山太陽宮參拜,「他們會不會是在背後謀劃着這件事呢?」
朝鮮舉動也可能與中韓近年愈走愈近有關。中國本是朝鮮一大外援,但朝鮮2013年不顧中方反對核試,又處決立場親中的張成澤,令中朝關係起微妙變化。與此同時,朴槿惠上台後向中國靠攏,近日剛宣布下月初到中國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韓國高麗大學教授南光圭表示,韓中愈走愈近對金正恩就是「負擔」﹕「朝鮮感到的是外交上的孤立感更強,朝中關係更冰冷。」
中韓蜜月 朝感外交孤立
朝鮮外務省昨發聲明稱「我國軍民會捨命捍衛所選擇的制度」。據朝鮮官媒報道,聲明特別針對促各方克制的中國:「現在才來叨念自制,對處理目前情况毫無幫助。」金正恩早前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獻花圈,又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兩表敬意,普遍被視為向北京釋出善意。今次挑釁或是故意換另一種方式吸引中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