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珠三角機會少 年輕人寧「賺快錢」
電白本地人平均月入2000至3000元人民幣,但每晚都有一班「90後」年輕人駕駛電單車入市區消夜、唱K,一晚動輒消費三四千元。被捕的電話詐騙疑犯中,年齡大多在18歲至30歲之間,他們學歷多為初中畢業,因此電話詐騙被當地人戲稱為「初中生騙大學生」。
視行騙為「借別人錢花」
電白警方透露,當地從事電話詐騙的年輕人中流行「借別人錢花」觀念:我不偷不搶,能「借」到錢就是有本事。有被捕的騙徒說,「電話詐騙來錢太快,就像毒品一樣,愈吸愈上癮,難以自拔。」2012年後,一些電白人申請信用卡時陸續遭銀行拒絕,理由是:電白是詐騙犯集中地,已被銀行列入信用卡申請黑名單。
「對於那些年輕人,我只能說理解。」60多歲的麻崗商人陳功認為,很多本地年輕人走上歪路,也跟機會日益減少有關。1980至1990年代,很多電白人到珠三角闖蕩,「早年競爭少,可以說遍地是黃金,現在你能想到的生意,基本都飽和了。」現在電白年輕人去珠三角打工,入工廠一般月薪兩三千元,有時連自己都養活不了,而當下的創業空間多數集中在金融和互聯網領域,教育程度低者想「白手起家打天下」愈來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