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醫科孖仔立志助基層
體會大眾苦處 盼投公院
【明報專訊】不少家長為培育子女不惜大灑金錢,出身基層的孖生兄弟葉泯君跟葉泯言,家住公屋,靠父親日做12小時撐起家庭,沒報讀興趣班和補習班,只到圖書館看小說,憑自身努力一同考入港大醫學院,靠港大獎學金支付學費。一個體會過輪候公立醫院之苦,一個曾藉義工服務了解長者困境,兄弟倆期望畢業後可投身公立醫院,服務基層大眾。
明報記者
沒讀補習班興趣班 自力入港大
葉泯君(Kelvin)跟弟弟葉泯言(Oasis)今年19歲,將升讀醫學院二年級。他們家住荃灣石圍角h,母親是家庭主婦,一家四口靠任巴士司機的父親日做12小時、月賺2萬多元養活,一家人知足常樂,哥哥說:「世上有更不幸的人住在茤苤A我們輪候到公屋也算有瓦遮頭,其實夠食夠住便已足夠。」同學放學後上鋼琴班、補習班,他們為免增加家堶t擔,閒時只到圖書館借小說看,或到醫院做義工。哥哥稱,做義工時看見許多老人家欠缺醫療支援,深感人口老化、公立醫院欠缺人手,故確立行醫志向。
他們也切身體會到基層苦處,弟弟說,應考文憑試前夕曾因感冒菌入耳導致耳鳴,影響溫習,看私家醫生後未有改善,但私院收費太昂貴,只好到公院急症室輪候看診,一排就是五六小時。他說,因此更希望將來有能力時在公院行醫,幫助基層。哥哥亦稱,私院受眾多為中產和富裕市民,故希望畢業後投身公院。
弟文憑試前夕 苦候急症室
二人中學時就讀地區名校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靠專心上課、每日放學後溫習、上網看中文古典篇章等考取好成績,弟弟文憑試最佳6科考得38分(2科5**及4科5*),哥哥更考得40分(4科5**及2科5*)。
獲多項獎學金 助減學費負擔
二人均分別獲頒港大基金傑出學生獎學金、醫學院院長獎學金及醫學院飛躍獎學金(專為基層或成長期間曾經歷特殊困難的學生而設);每人每年各獲4萬餘元,剛好足夠支付學費。
他們說,讀醫要花6年,加上聽診器、參考書等價格均昂貴,考獲獎學金才安心,現時他們偶爾替學生補習幫補生活開支,仍每月抽空做義工。哥哥表示,探訪臨終病人令他感觸良多:「醫生未必幫到他們太多,反而多關心病人更重要,也希望可以幫助到家屬,為他們帶來一點安慰。」
聽商戶慨嘆 無悔入佔領醫療隊
二人去年亦加入佔領運動醫療隊,助年輕人發聲,後來做義工時聽到商戶慨嘆佔領運動影響生意,了解到佔領的影響比他們預料中大,但他們不後悔,弟弟說:「唯有希望政府聽到年輕人的聲音,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