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母語教學 公開試失優勢
【明報專訊】隨殖民時期的結束,港府在1998年把中學在初中階段分為英語教學和母語教學兩類,即俗稱的「英中」和「中中」。由於英文中學佔全港的少數,隱藏的涵義變成「優質」、「名校」。這項政策自推行以來惹來極大爭議,在標籤效應(labelling effect)下,不少家長一窩蜂為子女報讀英中,造成英中學位競爭激烈。
中中生 學科學習佔優
後來,時任教育局長孫明揚於2010學年實施教學語言微調政策,每間學校可開多少英文班,取決於收生質素,即收得愈多成績好的學生,初中可開辦愈多英文班(又稱彈性班);其餘就是中文班,可將25%課時劃作英語授課,與英文科以外多一科以英語授課相若,6年檢討一次。
教育局在1998年推行母語教學時,認為有多項優點:大多數學生較喜歡以母語學習;母語教學有助學生學習;以母語學習的學生,成績一般比能力相若而以英語學習的學生為佳;用母語教學,有助中文及英文兩科的學習。 不過,為何母語教學推行至今,大部分家長仍然會爭取英中學位?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系教授曾榮光在〈教學語言研究含義與政策檢討〉一文指出,「中中生雖然在學科學習上取得一定的增值優勢(尤其是在初中),但他們卻在英語學習機會上受到一定損失,致令在會考及高考中被英中生取得增值優勢」。他認為,中中生雖然相對上在學科能暢所欲言,但因為他們對英語能力缺乏信心、欠缺動機和學習興趣,加上本地大學大部分學科以英語授課,導致他們對升學機會的信心也較低。
英語差 難與國際接軌
有從英中畢業的學生表示,英語教學的確讓對港人對國家歸屬感減低,但使用母語教育難以和國際接軌,容易將香港優勢埋沒。他認為,英語是全球的通用語言,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英語不可缺,雖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但除非全世界會說普通話,否則以漢語為先沒什麼好處。
■相關概念
中學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母語教學(Native Language Teaching)
國民身分認同(national identity)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指出及說明香港中學教學語言政策面對的困難。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評估母語教學的利弊。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 教育局:www.edb.gov.hk
2.〈英中學額中西區2.6人爭一位〉,《明報》,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