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大研究顯示英語為母語土生華人因容貌被指英語帶口音

[2015.05.27] 發表
研究員貝布爾(左)及拉塞爾(右)。(UBC提供)
研究所用的其中一張白人照片。(UBC提供)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新的研究顯示,在本地出生並長大的華人,即使母語都是英語,但當人們看到說話者的照片,知道他們是華人時,仍會覺得他們的英語帶有口語,或是比較難懂,聽者對於華人所說內容掌握的準確度亦會較低。研究認為,種族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加拿大此多元社會,並且影響人們日常溝通行為。

UBC語言學系研究員貝布爾(Molly Babel)及拉塞爾(Jamie Russell)在美國聲學期刊協會(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發表有關「語言可理解性」(speech intelligibility)的研究報告,其中一項研究領域即是了解「種族偏見」(ethnic bias)對於溝通的影響。

研究指出,研究員找到12名以英語為母語的加拿大人,當中有一半自認「白人」,有一半自認「華人」,他們都是在列治文出生並且長大,有相同的教育環境及生活背景。

研究員事前準備好多段說話內容,讓這12名「說話者」逐句唸出,並且錄音,錄好內容後,有的附上說話者的黑白照片,有的則是不附照片,只附3個「十」字的圖案。

接着研究人員找來15名一樣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去聽已錄好的句子,並紀錄他們對句子內容掌握的準確度。這些「聽者」除了母語為英語,並且確定無說話、語言或是聽力的障礙。

研究結果指出,「聽者」假如從所附照片中知道「說話者」是華人,就會認為加拿大華人所說的英語,較加拿大白人所說的難懂。

對華人聲音掌握準確度僅44%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對這些句子內容了解的準確度平均為54%;「聽者」對白人聲音掌握準確度有64%,但對華人聲音的掌握準確度卻只有44%,兩者相差非常大。

參與研究的「聽者」還被要求對「說話者」的口音進行強度評分,他們聽同一名「說話者」,有附照片及沒附照片的兩段錄音,並比較差別。研究主要作者貝布爾指出,在口音的比較方面,研究發現,當「聽者」知道正在說話的人是白人時,他們就會突然覺得白人說話少有外國腔調,認為他們說話更像是母語為英語的人士。

共同參與研的拉塞爾則說:「這項研究可以提醒,我們平時在聽人說話時,應該隨時注意是否已心存對種族的刻板印象。」

更多要聞二
(多倫多26日加新社電)安省周三將引入新的共管柏文法案﹐為全省約130萬名共管柏文居民﹐提供解決紛爭的新便捷途徑。 解決柏文單位業主爭...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聯邦政府把加拿大國民的「免稅儲蓄戶口」(TFSA)每年供款額增加到1萬元,但是一項最新發表的民意調查郤指出,近三分一的加人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